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青年企业家勇立潮头竞风流

2024-12-4 08:41

摘要: 前浪奔涌,后浪翻腾。 今年年初,团市委成立课题调研组,调研发现,在义乌,一大批创新创业的“新势力”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担任企业的“掌舵人”。 当越来越多“创二代”走到台前带领企业破圈突围,如何顺利完 ...


前浪奔涌,后浪翻腾。

今年年初,团市委成立课题调研组,调研发现,在义乌,一大批创新创业的“新势力”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担任企业的“掌舵人”。

当越来越多“创二代”走到台前带领企业破圈突围,如何顺利完成民营企业的青蓝交接,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企业家精神,谁来教育“民企接班人”,已经超越了家族财富版图延续的狭小视角,成为我市“打造典范、再造辉煌”过程中积势蓄能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我市聚焦青年企业家“传承+创新”,建立培育新机制,探索培训新模式,打造成长新平台,构建独具义乌特色的“义商”培育体系,助推青年企业家快速成长。

青胜于蓝

“一代人挣一代人的钱,我们更懂这一代的消费人群。”义乌市熣灿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琳大学毕业后在稠城街道当了四年的大学生村官,还是决定辞职自主创业。如今陈琳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总部位于义乌陆港电商小镇内,拥有办公场地1200余平方米,仓储场地1800余平方米,公司还成立了团支部,并在杭州远洋国际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

尽管父母希望陈琳安稳上班,但一心渴望证明自己的陈琳,最终选择了电商行业作为创业起点。“与父辈经商不同,‘自立门户’能够独立决策,每一步都由自己掌控。即使遇到困难,我也能从中学习成长。”陈琳坦言,现在的他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

随着民营企业步入新老交替、代际传承高峰期,越来越多的“创二代”接过交接棒,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但不少人的接棒过程并不顺利。

“我希望打破旧有管理体制下人才缺乏的问题,但各种人为的羁绊令我无法引入现代管理团队。”采访中,一些青年企业家也坦言,制度变革阻力多、亲戚元老影响大、父辈干预否定多等问题,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此外,部分家族企业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转型难导致子女不愿接手。

如何实现“丝滑”接班、青胜于蓝?考虑到“创二代”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的经商之道,且大多有留学经历,理念想法都很新,团市委紧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契机,聚焦“二代”接班困境的难题,发起了一场“青蓝接力续航行动”。“我们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通过举办相关技能、知识培训,开展创业培训等活动,量身定制差异化成长计划帮扶方案。”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选树和培育一批青年创业先进典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批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有较大影响的青年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同时迭代返乡青年创业先锋选树模式,持续深化“青牛奖”寻访活动,打造一批“青创乡村”人才队伍。今年10月,沙漠的染坊主理人——楼沙漠霜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先锋“青牛奖”。

后浪奔涌

“我们不追求数量的胜利,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变革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浙江恒宝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经营理念。

接手父亲创立的公司后,孙建伟迅速意识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走出舒适区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他认为,必须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要素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他成功将公司产值实现十倍翻番。

孙建伟的经历,展现了义乌“后浪奔涌”的活力,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如何让“后浪”站稳“潮头”?义乌的答案是全力提供施展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这对于“创二代”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浙江天驰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铭康在采访中坦言,公司的发展思路就是多方面突围,积极抢占新领域,因为每一个新技术的研发,都可能会开发出一个新的市场。为此,他先后找了4家软件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自主研发了自动裁床系统,实现5分钟就可以做好一件衬衫。在生产车间,他提出“一事一议”制度,所有生产环节,只要碰到难题,部门负责人就组织开会协调解决。“能帮助客户解决工艺上的难题,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机会点。”说起未来,这位90后“创二代”眼中闪着光。在他的带领下,企业6年时间实现销售利润翻了一倍。

对于接班的“二代”来说,他们必须具备更大的视野格局与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新的系统,创造新的价值。我市积极开展“品牌出海”行动,带动更多的青年企业家带着中国制造走出去,把更多的国外订单引进来。

除了参展,我市还为青年企业家们提供了系列惠企政策,如参加印尼站的展会,可获得50%展位费补助,每个展位补助金额达1.5万元。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市场版”专题青年夜校,为青年企业家们提供税收政策指导、海外知识产权保障、国际贸易法律纠纷调解等课程服务,推动青年企业家更好出海参展,赴更多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助力经济发展。

创客沓来

深耕沃土,必有繁花。当大多数“创二代”处于交接的“磨合期”,90后“农创客”骆遥正在经历他的“扎根期”。

“每天很忙,但很充实。”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的义乌市雅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骆遥喜事不断:在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骆遥获得该赛项二等奖;建行杯第八届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骆遥获得省赛初创组第二名;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农创客专委会成立,骆遥担任副会长;义乌市雅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商城红”品牌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名单……

2016年,骆遥跟父亲骆东兴参观了佛堂、义亭等地的优秀农业企业之后,毅然辞去了省城的律师工作。作为“农二代”的骆遥,传承了父母的农耕精神,接手了“甜蜜事业”,出任义乌市雅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打破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用经商的理念来经营管理农业,陆续创建品牌,开发名优新产品,还引入了博士创新站,用新观念、新技术来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我市高位启动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精心谋划实施打响“李祖乡创”品牌、打通“新农人”培育路径等特色工作,积极争创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试点。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农创客1046人,李亚琼等2人新获评金华市级“十佳农创客”。

一直以来,我市致力于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发展生态不断优化,青年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其中新增企业家法定代表人青年占比等指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建成创业学院1家、创业园4个、创业孵化基地43家,为青年提供创业指导、资源对接、物流仓储等全链供应服务。开展青年需求问卷调查,归集需求2311条,形成年度十大青年民生微项目,推动出台政策举措83项,政策数量和含金量居全省前列。

也正因如此,来义乌扎根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 义乌怎么做?  烟花爆竹检查在行动  义乌机场“春风服务”拂面而来  2025年慈善公益 春运志愿服务启动  义乌海关查获一批侵权产品  

义乌网

GMT+8, 2025-1-26 03: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