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彰显职业教育新担当

2024-12-6 14:59

摘要: 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隶属于义乌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校。学校现有教学班87个,中职学生30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近年来,学校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时代脉搏,坚持立 ...


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隶属于义乌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校。学校现有教学班87个,中职学生30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近年来,学校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时代脉搏,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专业建设为主线、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全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

校园治理从分治走向共治 绘制校园“新枫景”

党建领航,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以“党建+教学、党建+德育、党建+保障、党建+安全”的培育思路,把“国贸工匠,共创美好”党建品牌内涵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共治、智治”和“现代化、项目化、标准化”的“六治三化”现代科学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廉润国贸 创享美好”清廉品牌建设、加强技术赋能教与学、加强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和办事智能管理,先后获得浙江省清廉学校示范校、省中职优秀党建品牌、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金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家校社”联合治理,探索“护校安园”新路径。学校以“教育为先、预防为主、整治为辅”为原则,创建全省首家校警联合工作室,“家校社”联动组建纠纷事件处置调解联盟,提高重点事件整治力度、突发情况响应速度、矛盾问题协调满意度,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校警联合工作室的建设经验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公安报等主流媒体的全面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由浙江省教育厅、公安厅主办的浙江省校警联合工作室现场会在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召开,复制推广校警联合工作室,有效实现了“枫桥式”样板学校。

育人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打造协同育人“强磁场”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构建“校企共育平台、家校联动平台、活动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技能展示平台、志愿服务平台”,以“德育+教学+管理+文化”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劳动创享美好”德育品牌建设;以“课程、活动、管理、文化”四位一体,围绕“一团一策、一团一师、一团一品”开展活动,搭建多样化平台,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近三年,学生注册志愿汇平台1000余人,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70余次,开展魅力实践周活动69次,学校朝曦志愿服务大队被评为义乌市青年文明号。

汇聚多元社会资源,建设多层次育人平台。以“政校合作、服务地方、区域辐射、资源共享”为理念,通过政府部门、学校专业联盟、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式,形成共建运行机制、共营实训基地、共享实践成果的“三共引领”态势。围绕技能提升,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社会多方协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打造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共建产教融合教学发展中心。

近年来,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双实双创实训基地、省级汽修实习实训中心、省级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项目、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暨职业体验基地、金华市第一家国际金钥匙学院、卡乐福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集团附属幼儿园实训基地等。其中,“义学空间-乌伤驿站”作为典型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

专业建设从浅尝走向深耕 筑牢教改“奠基石”

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培育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抓牢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坚持“建设有规划、内容有实效、专家有指导、科研有方法、发展有保障、活动有平台”,将“校本集训、综合研训、专家培训”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行业大师—名师”五阶建设路径。通过外引内培,聘请一批企业、行业大师、技师、骨干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学校现有浙江省青年工匠2人,金华市技术能手1人,义乌市技能大师3人。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奖48项,科研教研论文获奖125篇,课题获奖9项,学校成果被《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浙江工人日报》广泛报道;旅游专业团队获评金华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的“电子商务”团队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创新团队;全校共获国家专利10项,开展技术转化,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实现生产总值3000余万元。

贯通产教融合理念,丰富专业资源建设。学校结合实际,精准对接义乌地方经济建设,契合义乌发展方向,形成“优化顶层设计—深化资源建设—创新育人路径—完善成效评价”的联动机制,为义乌汽车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电商产业、健康产业等重要产业和学前教育“百园工程”等社会需求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学校及时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自2022年起增设区域中高职一体化特色专业。各专业构建了1+X“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劳动创享美好”德育课程、校企实习实训融通的课程体系,借助超星、之江汇学习平台开发高质量特色课程20余门,根据教学实际开发校本教材34部。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学校有769名学生顺利升学,其中54人升入本科,中高职一体化上线率94.29%,高职上线率99.05%;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28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3人,浙江省级奖项55人,金华市级奖项89人。

服务范围从学校走向区域 扩大教育“辐射圈”

坚持将社会培训作为重要办学内容。学校面向社会进行特色专业培训,借助技能鉴定站、技能培训站的建设,探索“机制协同、主体协同、平台协同、信息协同、监管协同、区域协同”的六维协同模式,推进“交替式”的长短学制人才培养,利用学分互换机制,将社会培训和学历教育紧密结合。近三年,学校累计培训13000余人次,技能鉴定2500余人次;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2497人,学生初次就业率为99.2%,基本满足义乌相应层次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成功打响“国贸工匠”的培训品牌。

坚持向企事业单位输出技术服务。学校积极对接行业,通过师生合力、校企合力,解决目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些技术困难,提出新思路,研发新设备,改进新工艺,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有无心绕线机、车载摩托车运输工具等10个专利,开发的汽车智能编程充电电源打破了德国的技术垄断;旅游专业以“刘亚琴大师+导游工作室+导游服务社团”模式开展研学服务方案设计、景点导游讲解、国际会议会展接待等社会服务50余次。学校始终坚持探索实践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新模式,努力为助推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初心育匠心,以创新赢未来。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将紧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步伐,持续深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启义乌职业教育新篇章!

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 义乌怎么做?  烟花爆竹检查在行动  义乌机场“春风服务”拂面而来  2025年慈善公益 春运志愿服务启动  义乌海关查获一批侵权产品  

义乌网

GMT+8, 2025-1-24 2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