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我市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出台 最高补贴25万元

2025-2-21 09:10

摘要: 根据《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近日,我市出台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实施细则。 “该细则自2025年3月10日起施行。”2月19日,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就补贴政策的适用范围、补贴标准、发放方式 ...


根据《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近日,我市出台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实施细则。

“该细则自2025年3月10日起施行。”2月19日,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就补贴政策的适用范围、补贴标准、发放方式等具体内容进行解读。

●适用范围

此次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所有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人才;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市属国有企业及其分、子公司外的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硕士、本科(预备技师班)以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的大专(技工院校高级工班)人才。

上述人才还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全职在我市就业创业并正常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信用等级良好及以上。

●补贴标准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市属国有企业及其分、子公司全职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人才,给予最高12.5万元生活补贴,其他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人才按上述标准的2倍享受;对全日制硕士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对全日制本科(预备技师班)人才,给予最高4万元生活补贴;对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的全日制大专(技工院校高级工班),给予最高1.5万元生活补贴。

●发放方式

该生活补贴按季度发放,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连续缴纳满一个自然季度后,在次季度予以发放。补贴期不超过12个季度。

不同补贴对象的发放节点及额度或有不同——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市属国有企业及其分、子公司全职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人才,给予第1—4个季度每季度0.5万元、第5—8个季度每季度1万元、第9—12个季度每季度1.625万元的生活补贴。其他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人才按上述标准的2倍享受。

对全日制硕士人才,给予第1—4个季度每季度0.25万元、第5—8个季度每季度0.75万元、第9—12个季度每季度1.5万元的生活补贴。

对全日制本科(预备技师班)人才,给予第1—8个季度每季度0.25万元、第9—12个季度每季度0.5万元的生活补贴。

对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的全日制大专(技工院校高级工班)人才,给予每季度0.125万元的生活补贴。

●注意事项

上述表述中的“新引进”,是指本细则施行之日起引进,引进时间以毕业后首次在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间为准,毕业前已缴纳社保的,不作为首次在义参保的依据,毕业时间认定以毕业证书载明的毕业时间为准。

政策享受期间须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断后生活补贴不再发放。

政策享受期间,补贴发放对象所在用人单位发生变化的,后续生活补贴按照最新用人单位性质调整标准后予以执行,已享受的生活补贴不做调整。因用人单位变化后不再符合适用对象条件的,变化当季及后续生活补贴不再发放。

在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连续参保状态不含补缴(因社保系统原因断缴后补缴,依法院判决、劳动仲裁完成补缴,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编制等人员因办理入编手续导致断缴后补缴等情况除外)。

生活补贴以现金或非现金形式发放。

●申请及资格审查

我市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流程分为申报、初审、联审、公示。公示通过后,现金形式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至社会保障卡账户,非现金形式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至市人社局确定的补贴使用平台。其中,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实行即报即审,申请人须通过“浙里办”App中“义乌i人才”平台提出申请,并上传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等相关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细则开始施行时,《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招引的六条意见》同时废止。本细则施行前已依据《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招引的六条意见》《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招引六条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申领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人员,按原政策继续执行,发放时间由按月发放调整为按季度发放。

记者手记

“真金白银”揽才 义乌持续发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对一座城市来说,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就是给自己创新创优的发展机会。

博士最高补贴25万元,全日制硕士最高补贴10万元,全日制本科(预备技师班)人才最高补贴4万元……最近出台的《义乌市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实施细则》,一经公布便引发广泛关注。仅第一天,致电人社部门咨询政策的电话就有数百个,而家里有符合条件毕业生的家长更是奔走相告。

义乌爱才,聚之有道。从政策到服务、从平台到活动,义乌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当前,“近者悦、远者来”已成为“世界超市”义乌的鲜明标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的品格;敬贤爱才、识才用才,是这座城市的优良传统。

眼下,义乌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向往城市”。据统计,2024年义乌新招引大学生超过5万人。“义乌引力”的背后,充分彰显了这座城市重才爱才的气度和胸怀。

为了能让更多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近年来,我市在政策和服务上不断发力,通过数字筑巢,营造留才“新生态”。比如,聚焦人才就业创业“关键小事”,我市推出覆盖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系列新政,迭代升级人才购房、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

在推进政策落地的基础上,我市还不断全方位优化人才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人才全周期服务掌上办平台——“义乌i人才”。该平台有效整合了全市15个部门的54项人才服务事项,人才就业创业基本实现“零跑腿”,人才服务享受率同比提升255%,累计访问量超3600万,位居全省数字社会应用访问量前列,成为青年人才来义“离不开的掌上应用”。

“在义乌工作不用担心拿不到工资”,在多项招聘活动中的城市推介会上,这句话被反复提及。义乌在全省率先推出“劳动者工资保障险”改革项目,全力打造“‘就’在义乌 薪资无忧”的营商环境和就业生态,助力青年人才留在义乌,成为“新义乌人”。

对来义打拼的人才而言,义乌是成就梦想的舞台,也是陪伴成长的家。“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义乌给予各类人才的温暖承诺。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09: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