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佛堂老街的青石板上,一个关于平安与温暖的故事正在悄然书写。市公安局佛堂派出所创新推出的“家庭警察”模式,让16万居民手机里多了一群特殊的“好友”,他们不仅是守护城市安全的卫士,更是群众身边最温暖的依靠。 科技为平安建设装上“智慧大脑”。佛堂派出所的“家庭警察”模式,如同城市的“安全中枢”,融合公安、政务、社会数据,实时分析风险,精准预警。近三年,佛堂派出所成功防范4起重大“民转刑”案件,辖区治安警情下降33.9%、刑事警情下降26.1%。这些数字背后,是科技力量为平安保驾护航的生动体现。而“大数据+细网格+铁脚板+议事点”的工作模式,更是将科技与人力完美结合,古镇全域的立体“天网”与社区民警的“铁脚板”相互配合,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 但比科技更温暖人心的,是“家庭警察”们的真情付出。上溪派出所民警王琴良与居民吴先生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证。一条撤回的“我不想活了”,让王琴良警铃大作,20分钟火速赶到对方家中,8小时深度“话疗”,从耐心宽慰到咨询专业医生,再找来物业经理接力开解,最终让吴先生感受到“义乌真是个温暖的城市”。这份跨越屏幕的牵挂,这份把群众的事当作天大的事的担当,正是“家庭警察”模式的生动注解。 如今,义乌14家属地派出所全面升级基层数字化警务模式,222万居民、企业微信的添加,意味着222万份信任与依赖。民警们的工作日程里,下社区、走村居、添加居民微信成了日常。“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简单的八个字,是承诺,更是责任。反诈工作中,群众遇到疑似诈骗,第一时间截图询问“家庭警察”。辖区居民了解情况后,被骗率为零,这便是信任结出的平安硕果。 从佛堂古镇到义乌全域,“家庭警察”用科技守护平安,用温情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初心。当手机里的“警察好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这座城市的平安与温暖,永远在线。 |
GMT+8, 2025-7-7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