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效了,仅用一天时间,社区即实现了从问题发现到全面解决的闭环处理。”近日,家住稠城街道词林社区赋城小区7栋1单元的王阿姨为社区的快速响应体系点赞道。 “大姐,你家是不是漏水了?我家天花板都发霉了!”此前,王阿姨被楼下邻居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经检查,漏水源头来自长期无人居住的301室,因水管老化破裂,导致楼下两户居民家中墙面、地板受损,初步损失达1.2万元。 接到居民反映后,词林社区居务联络员刘淳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动“橙心帮”志愿者团队开展处置。水电工袁步伐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判断需紧急更换锈蚀管道;另一名联络员吴正民则通过视频联系远在外地的301室业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释相关责任归属。“根据法律规定,业主需承担相应责任,但我们可以协商分摊方案。”经过耐心沟通,远在外地的业主逐渐理解并配合处理。 维修过程中,“橙心帮”团队采用寿命更长的不锈钢波纹管替换老旧管道,并全程录像确保施工质量。同时,社工团队运用“倾听、共情、方案”三步调解法,组织多轮协商,最终促成三方达成赔偿协议。从问题上报到修复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一天时间。 在社区公示栏前,此次事件的处理流程、维修清单和调解协议全部公开。在三方服务满意度评价中,居民打出了98分的高分。“有事找社区,真管用!”王阿姨指着公示栏上的五星评价向邻居们称赞。 在词林社区,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该社区60%的住宅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管道锈蚀、墙面渗漏等问题频发,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社区调研数据显示,仅因水管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就占全年矛盾的43%,平均处理周期长达15天。“居民等不起,社区耗不起”成为老旧社区治理的一大痛点。 面对这一难题,词林社区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机制,以居务联络员为纽带,整合“橙心帮”等志愿力量,打造“小事不出楼道”的快速响应体系,力求将问题化解在最基层、最前端。 “这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系统,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词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制由居务联络员统筹派单,专业社工负责调解矛盾,技术志愿者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一套高效闭环的基层治理模式。该机制推行以来,词林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6%,平均处理时长缩短至3.2天,其中“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在老旧小区治理中的贡献率达78%。 |
GMT+8, 2025-8-1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