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义乌市总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帮助,我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近日,义乌市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职工于某在车间维修激光模板时右手食指不慎被压伤。经专业机构鉴定,伤情构成工伤十级伤残。赔偿协商过程中,义乌市总工会主动介入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劳动关系终止;公司一次性支付于某包括工资、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待遇、护理费及各项伤残补助金在内的全部费用共计85000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支付。 劳动纠纷如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义乌市总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打造集“预防、预报、预警、调解、法律援助”于一体的劳动争议全链条维权机制。 义乌市总工会安排工作人员、律师志愿者等入企入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此外,与义乌市律师协会联合开展“劳动用工”法律体检,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进行体检,修正相关制度缺陷,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减少劳动纠纷发生。截至目前,已累计为500余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律体检。 义乌全市近2000家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劳动争议内部化解率在92%以上。近年来,这些建会企业全部设立了信息员,信息员会将企业内部无法处置的劳动纠纷上报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同时,义乌还在“浙里办”上线“维权宝”网上服务平台,企业职工遭遇劳动纠纷时,可“指尖”上报。 义乌市总工会发挥组织优势,携手司法、人社等部门组成“法律援助联盟”,共同化解劳动纠纷。比如,针对工伤待遇处理环节多、周期长的特点,义乌市总工会与人社部门打造工伤纠纷调解工作室,对工伤纠纷案件联合开展先行调解,省去劳动争议仲裁中诸多环节,大大减少工伤职工和相关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据统计,全链条维权机制推行以来,义乌全市已成功调处劳资纠纷3142起,累计为企业职工追讨工资、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 |
GMT+8, 2025-7-29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