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海关为义乌量身定制了十条深化国贸改革的举措,力度大、亮点多,直指当前国际贸易的痛点难点,为“世界超市”注入强劲新动能。十条举措紧扣义乌所需,亮点纷呈、硬核务实。 值得关注的是,困扰义乌商户已久的化妆品出口难题有了破冰之举——试行“采购地申报检验”。这意味着,义乌采购的化妆品可以直接在当地申报检验,无需再返回生产地,彻底打通了化妆品出口的“最后一公里”。 举措中明确打造“智慧海关”义乌样板间,提出做强“小商品、大市场”,在义乌先行先试智慧海关场景。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于监管,构建面向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的数字化监管新模式。这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更是对未来贸易形态的前瞻布局,让贸易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举措中,进口肉类将享受“保税红利”。依托综合保税区,支持进口肉类实施“集中检验、分批核销”试点。货物入区即可享受保税政策,检验一次,后续分批销售核销。这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资金占用,让进口冷链物流更高效、更灵活。 举措还对展会、退货、免税店等相关政策进行全面优化。为支持义乌举办国际展会,允许特定展品免加贴中文标签、免抽样检验,设置专用窗口。同时,创新开展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试点,解决了电商企业的后顾之忧。支持设立市内免税店,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这些举措精准滴灌,实实在在优化了营商环境。 事实上,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探索始终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先后赋予其先行先试的使命。海关总署更是将义乌作为创新试验田,早在2014年便批准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解决了小商品出口“单小货杂”的合规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杭州海关十条举措的推出,正是对中央及上级海关部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要求的精准落地与有力升级,为全国外贸新业态发展贡献“浙江方案”。 在政策的精准赋能下,义乌又一次站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中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贡献“义乌经验”! |
GMT+8, 2025-8-4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