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义乌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高效办成一件事”体验区,企业主徐先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件事联办”端口高效完成业务办理。作为办件量最多的“企业开办一件事”,相比分开办理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市场监管等事项,通过联办可为他节省6个环节、8份材料和6天时间。 据悉,截至8月20日,义乌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已超18万件,办件量位居全省前列。 打开“浙里办”App首页,下滑至底部就能看到“高效办成一件事”特色专题,20余项“一件事”服务项目清晰呈现。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菜单式”勾选功能选定办理事项,并一次性上传全部材料,大大简化了多环节申报流程。 义乌市政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3月开设该专题,目前已实现22个国家重点“一件事”、21个省级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部进驻。通过流程再造和系统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 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办事,背后是多部门的精密配合。申请人填报登记表后,平台会根据需求将数据在医院、公安、医保、人社、银行等部门单位间流转,实现在线联动、即时协同、共享运用、全程管控。例如今年3月新上线的“小义说企事”企服IP,作为企业服务信息的权威平台,义乌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AI数字人“小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平台还聚焦科创、合规、人才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领域,每周定期更新2—3期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申报指导等实用信息。在今年义乌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期间,“小义说企事”平台结合“教育入学”主题,及时推出4期新生入学政策解读视频,获得良好反响。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的线上申报流程复杂等问题,义乌市政管办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选取企业开办“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社保医保税务参保“一件事”等20个高频“一件事”的办事指南进行通俗化改造。工作人员化身“体验官”,以群众视角完整模拟办事流程,用“步骤截图+文字说明”方式,直观展示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材料要求。优化后的办事指南发放至服务大厅一线窗口,市民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工作人员可随时提供精准指导。 自去年底以来,义乌市政务服务中心还推出“办事员手记”制度,通过浙政钉平台搭建起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只需线上提交至“办事员手记”,相关科室和部门收到后会进行研究处理,形成高效的问题解决闭环。这一创新举措打通了政务服务中的堵点难点,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
GMT+8, 2025-8-22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