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期,义乌市民政局携手稠城街道开展“大安绣湖·红心暖行”临时遇困人员帮扶与劝导工作,在“地毯式”动态摸排行动中,发现绣湖公园内有一名因突发疾病陷入临时困境的老人,立即伸出援助之手。 据悉,此次行动重点关注稠城辖区内因“临时失依”“突遭变故”且符合低收入认定标准的人员,以及老幼病残等特殊临时遇困群体。发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便迅速上报相关信息,确保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被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对现场发现的各类临困人员,尤其是身份不明、情况复杂者,社区、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化身“第一响应人”,迅速介入处理,根据初步判断及时通报信息,启动联动机制,形成快速响应的救助格局。 “社区不仅是救助行动的前沿阵地,更是政策宣传与源头治理的关键环节。”义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社区加大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的普及力度,让居民清楚了解并便捷申请相关救助,同时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对反复出现的职业乞讨等行为进行有效劝导和管理,引导他们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困难,从源头上减少临时遇困现象的发生,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与和谐。 据悉,在织就临时遇困人员精准救助“幸福网”的过程中,该局将发挥统筹协调与资源链接的关键作用。当临困人员涉及医疗救治、身份查询、返乡安置等跨部门需求时,民政部门将积极指导并协调属地社区、公安对接定点医院、救助站、公安户籍系统等资源,推动形成“发现—甄别—救助—转介”的完整闭环,有效解决基层“单打独斗”的困境,让救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此外,义乌市民政局还统筹利用好处置协调群等信息共享平台和快速响应机制,各方厘清职责边界,优化协作流程,着力构建常态化的联动处置平台,全面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效能,力争让每个临时遇困人员都能感受到“义乌温度”,让精准救助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
GMT+8, 2025-8-22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