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迅速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据铁路部门通知,自今年10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全面停发纸质火车票,这也意味着铁路出行正式迈入全面电子化时代。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11月1日起,铁路系统开始在全国推广电子发票服务。旅客如需报销,可直接在线申请电子发票,无需再专程前往车站窗口或自助机上打印纸质车票。政策设置了一段过渡期,从2024年11月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过渡期结束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 这一变化让不少有“车票情结”的旅客感到惋惜,众多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珍藏的纸质火车票,开启一波“回忆杀”。 市民石磊因工作原因经常乘坐高铁出差,这一消息也让他感慨良多。“以前每趟出差我都会取纸质火车票用于报销。前两天在广播上听到以后不再提供纸质火车票,我就赶紧把近期的车票打印出来留作纪念。”石磊告诉记者,从浦江站到杭州西站、杭州东站到南京南站、义乌站到上海虹桥站……3个月来,20余张纸质火车票,不仅是他出行的记录,也是一段段时光的见证。 9月12日上午,记者在铁路义乌站候车大厅的自助售票机前看到,不少旅客在购票后特意打印纸质火车票。正准备前往温州的旅客厉文涛说:“虽然我已经在手机上买了票,但还是想来取一张纸质票,留作纪念。” “最近几天,打印纸质火车票的旅客明显增多。”铁路义乌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旅客也关心,纸质票取消后是否会对老年人乘车造成不便。该负责人表示,这一点无需担心,在自助售票机上仍可打印行程信息提示单,上面详细列有发车时间、到发站、座位号、检票口等全部关键信息,方便老年旅客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使用。 纸质火车票的告别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事实上,我国火车票的“无纸化”进程早在2018年就已悄然启动,并持续稳步推进。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全面推广实施,乘客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实现“一证通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纸质火车票上开始出现“仅供报销使用”的标注,意味着它已不再承担乘车凭证功能,转而仅作为报销凭证存在。 那么,电子发票该如何开具呢? 打开“铁路12306”App,在首页找到“电子发票”入口,选择需要开具发票的订单,填写发票抬头和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后提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铁路12306”支持换开发票业务,旅客在申请时需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 此外,乘客需在行程结束或者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180天内,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开具电子发票。开具电子发票后,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不能同时开具电子发票和纸质报销凭证。如填写发票信息有误,或遇运输服务中止致行程改变等情况,可在180天内按照准确信息或实际行程重新申请开具一次新的电子发票,原电子发票作废。 纸质火车票的退出,虽然令人有些许不舍,但“无纸化”举措也大大简化了乘客的出行流程,人们无需再提前到车站排队取票,节省了宝贵时间,缓解了车站在客流高峰期的拥堵状况,也提高了出行效率。 |
GMT+8, 2025-9-13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