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惊艳亮相。在新市场喜迎全球客商的同时,市场屋顶上也正在安装一排排光伏电板。该项目并网发电后,这个“绿色”屋顶将源源不断为市场输送清洁能源。 近年来,类似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越来越多出现在义乌的各大市场、工业园区、学校、工厂甚至家庭屋顶,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储能等电源广泛接入,新型用电模式不断涌现,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传统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转型,成为“十四五”时期义乌电力的重要课题。 据悉,源、网、荷、储是电力系统四个核心环节,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物理基础。作为典型能源消费型城市,义乌整体呈现“源少、网紧、荷密、储少、互动不足”的受端特征。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以源侧突破、网侧演变、荷侧聚合、储侧多样全要素融合,开展能源多元供给,推进光伏应建尽建,建设多元储能体系,实现电能时空灵活互济,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大步迈进。 配网网架“智能弹性” “十四五”以来,义乌开展大规模有机更新及商贸、物流等产业转型,局部区域存在10千伏配网资源紧张、两极分化严重等情况。义乌电力以城市有机体理念优化配电网规划,充分挖掘配电网供电潜力,降低“冗余”,消除“瓶颈”,提升网架弹性、要素弹性、负荷弹性,达到区域负荷就地平衡。 “我们首创商贸日间负荷与物流夜间负荷‘耦合互补’模式,推动配网侧源网荷储深度互动,助力企业用能质效提升。”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义乌“商贸+物流”的产业布局,这两种产业在用电时段上形成天然互补,通过将两类用户就近或源端耦合,可实现负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双向调剂。 例如,在恒风汽车充电站和国际家居城之间的10千伏线路上,结合实际线路路径与设备位置,实施10千伏线路耦合改造,使得家居城在日间用电高峰时极大提高线路利用效率。 同时,探索长期轻载专线间隔综合利用。以10千伏家具548专线为例,通过在变电站出线处新增环网柜等方式,实现“一拓二”式综合利用,释放10千伏间隔资源,进一步提升专线综合利用率。 虚拟电厂“一键调荷” “如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所有可用资源的聚合、配电网供需动态科学调节,充分用好每一度电,构建一个更‘聪明’的电力大脑来调度,这是‘十四五’时期我们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县域示范的核心任务。”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无人机、通信等数字技术的加速运用,赋能“发输变配用”全链条,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显著提升系统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水平。 “义乌电网最大峰谷差有100万千瓦,尖峰时间相对短。我们通过构建‘虚拟电厂’,精准挖掘这些碎片化的分散资源,能接尽接,形成柔性资源池。通过动态监测、智能分配、科学调度,需求响应‘一键调荷’,最大限度削峰填谷,实现电网供需平衡。”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综合能源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虚拟电厂平台以数字化为牵引,聚合5G基站、储能、空调、路灯、充电站等各类点滴可控资源,打造16万千瓦可调资源池,实现最高负荷5%的百兆瓦级灵活资源“精准预测、有效调控、实时响应”。 该公司与义乌224家企业用户签订聚合协议并安装远程精准可控设备,通过用户自愿、有条件地暂时减少或中断部分非关键用电负荷(如空调压缩机、水泵、生产线等),可实现毫秒级到分钟级的定点负荷控制。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光伏、充电站等新能源接入电网,并参与绿电交易。各类离散资源“快上快下”,技术应用更广泛、参与主体更多元、需求响应更柔性,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等协同互动,以电网高弹性提升多元融合的能源聚合力、网架承载力、数字管控力、主配网协同力,全面提升义乌配电网抵御灾害的韧性、故障自愈的弹性、主动调节的柔性,让电网运行更安全可靠。 微能源网“聚合共生” 在“虚拟电厂”基础上,近年来,义乌因地制宜不断改革创新,挖掘各类新能源典型应用场景,打造单元级微网、网格级柔性组网、县域级广域互联三级示范工程。通过创新引领、示范项目落地、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具有义乌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县域“示范窗口”。 比如,国际商贸城二区东综合楼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通过实施屋顶光伏车棚建造、智能充电桩建设、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PCM相变蓄冷建设、配电设计优化、智能照明改造、空调节能控制改造等多项新方案,不仅实现年发电量127.7万千瓦时,还可将储能充电等各种能源按需生产和调度,具备离网运行能力,每年光电费就能节省上百万元。该项目成为打造“低碳市场、零碳店铺”的样板,也为市场、楼宇等“光储一体”节能低碳运行探索了新路径。 作为物流型微网光充储示范项目的义乌邮政物流园也将光伏、充电桩、储能等有机融合,其采用的V2G充电桩搭载“车网互动”技术,可根据需求进行充放电,实现物流园内部负荷削峰填谷、为企业降本增效,也有效平抑了集中大规模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 此外,义乌电力还推动地方政府出台系列配套机制,大力推动光伏发展,同时探索建立绿电交易机制以及分时电价、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机制等,开发“光伏贷”“储能贷”等绿色信贷品种,全方位支撑能源绿色转型发展。 向新向绿向智,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十四五”至“十五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按照“五年强基固本,十年转型升级,十五年跨越发展”的目标,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将以推动电力系统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和提升质量为路径,分阶段全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更好实现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绿色义乌”增添发展底色。 |
GMT+8, 2025-10-17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