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数字化赋能“指尖技艺” 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成果展在义启幕

2025-10-24 08:35

摘要: 10月21日,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成果展在国际博览中心序厅热闹开幕。展厅内,民族特色非遗、钩针织物、绳编手作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错落摆放,来自17个省的72家企业带来7大类17000余件展品,不仅勾勒出全国妇女创 ...


10月21日,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成果展在国际博览中心序厅热闹开幕。展厅内,民族特色非遗、钩针织物、绳编手作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错落摆放,来自17个省的72家企业带来7大类17000余件展品,不仅勾勒出全国妇女创业增收的生动图景,更处处彰显着数字化为“指尖技艺”注入的全新活力,为乡村振兴奏响巾帼增收强音。

走进展区,传统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碰撞的惊喜扑面而来。甘肃西河虎头鞋展位前,一双双绣着五彩虎纹的虎头鞋格外吸睛——鞋面老虎的眼睛用亮片点缀,虎须以细绒线精心勾勒,鞋底还绣着寓意吉祥的“平安”字样,不少采购商举起手机拍照记录。“我们的虎头鞋以前靠线下集市售卖,最远也就卖到周边市县。”非遗传承人张闲闲一边展示手机里的线上订单,一边说,这次来参展,收获了很多意向订单,还加了好几个电商平台的对接人,数字化让老手艺走得更远了。

不远处的山西太平绣球展位同样人气高涨,红、绿、黄三色丝线编织的绣球悬挂在展架上,轻轻晃动间尽显精巧。“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义博会,展出效果非常好!”非遗传承人刘云芳一边给参观者展示绣球的编织细节,一边感慨道。她回忆,八年前第一次来参展时,展位上只摆着传统纹样的绣球,主要靠现场讲解非遗故事吸引关注。而这次参展,展位上不仅有传统款式,还有结合现代审美设计的生肖主题、节庆主题绣球,展架旁放着二维码,扫码就能进入线上店铺直接下单,甚至还能定制专属纹样。“八年间,太平绣球从传统非遗技艺不断破圈,在义博会中完成了从文化展品到产业IP的蜕变。”刘云芳高兴地说。

数字化赋能的成果,在浙江省28个山区海岛县展位体现得更为直观。丽水市云和县汇欣玩具展位前,负责人李小芬正拿着手机向参观者介绍:“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小红书店铺,下单享八折优惠,还送手机挂件!”话音刚落,她的手机屏幕上,立马弹出一条新的咨询消息。“这两天通过小红书引流了200多人,有多个客户已经在对接产品细节。以前我们只是源头工厂,去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今年入驻小红书后,能直接听到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卖得更顺了。”李小芬说。

仙居“烛景堂”针刺无骨花灯的转型故事,更是让不少采购商驻足倾听。展台上,传统花灯与数字化生产的花灯并排摆放,前者精致却价格偏高,后者在保留传统纹样的基础上,价格更亲民。“以前纯手工做一盏花灯要10至15天时间,售价贵,买的人少。”企业负责人陈伟杰拿起一盏数字化生产的花灯解释,现在用AI设计纹样、激光雕刻灯架,工期和成本都缩短了一半以上,价格也更实惠。连续三年参加义博会,每次都能学到新思路、新理念,这次更是敲定了和电商平台的合作,要让传统花灯通过数字渠道走进更多家庭。

东西部协作的展区里,巴州记忆枕头的展位同样充满数字元素——展架上的枕头旁贴着二维码,工作人员正对着手机镜头介绍产品:“这款记忆枕头用的是当地棉花,支撑性特别好,现在下单还能享受义乌直达的包邮服务!”负责人邱勇坦言,此前巴州的手工艺品多在本地流通,通过义乌妇联的‘来料加工+直播培训’,不仅学会了线上销售,还和义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今年已经接到不少数字订单。

据悉,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自2022年6月落户义乌以来,通过“组织赋能、数智赋能、产品赋能、产业赋能、人才赋能”五大机制,已搭建起覆盖全国26个省份40多个地区的共富平台。截至目前,已开展低收入妇女培训等专场服务202场次,孵化共富项目8个,带动全省1.46万个来料加工点、53万名从业人员创业增收,人均增收超2200元。


数字化赋能“指尖技艺”  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成果展在义启幕  “烈属长关爱”:红色暖流里的传承力量  双桥园米线:19年不变的味觉密码  今年首批红糖开榨  榨糖季将持续3个多月  白额雁南迁 “做客”义乌小山村  

义乌网

GMT+8, 2025-10-24 13: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