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企业观摩应急演练时,消防专业人士一句“紧急疏散是保命,所以要狂奔”,道出了消防演练的本质。可现实中,少数人在疏散演练时慢悠悠踱步,甚至说笑打闹,如此“慢动作”不仅违背消防演练的初衷,更暗藏生命隐患,着实令人忧心。 消防安全从无小事,每一次演练都是未来火场的“预演”,容不得半点敷衍。那些把演练当“走过场”的人,看似省了麻烦,实则是放弃了熟悉自救技能、磨合逃生流程的关键机会。要知道,火灾发生时,黄金逃生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酿成悲剧。演练场上的“狂奔”,不是盲目慌乱,而是对疏散路线的熟练掌握,是对捂鼻低姿等技巧的肌肉记忆,更是在与“火魔”争抢生机,企业、单位若搞“打卡式”演练,不强调实战性,不纠正松散态度,便是对员工生命安全的不负责。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老话在消防领域格外贴切。企业应当提高演练频次,丰富场景设置——比如加入烟雾模拟、通道临时封堵等突发状况,让员工在接近真实的考验中,练就临危不乱的心态和迅速反应的能力。考核分数不是目的,让安全意识融入日常习惯、让逃生技能成为本能,才是演练的最终意义。 当消防警报响起,每个人都要以“实战”姿态投入演练:快速反应、规范操作、有序疏散。因为我们今天在演练场上多一分认真,多一秒速度,改日在真实险境中,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对身边人,对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负责。 |
GMT+8, 2025-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