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如今靠手艺月入近千元,走路都昂首挺胸了。”磐安县大盘镇的孔奶奶、窈川乡的郑大爷所说的这一改变,是磐安县近600名困难群众3年来的共同心声。 “龙身捏紧实,鳞片才活灵活现。”在磐安县仁川镇“缘梦想 安生活”项目课堂里,该县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手把手教学。项目聚焦肢体残疾、居家不便却渴望劳动的群体,将复杂工艺拆解成小步骤,辅以简易设备,让“学得会、能上手”成为现实。 最动人的是每月穿行山间的“上门收送活”服务。社工们将原料送至家门口,再将成品带回,3年累计266次。小杨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长期沉默自卑。缘安社工团队耐心陪伴,助他掌握手作技能。如今,小杨在家完成作品,月入千元,不仅减轻家庭负担,更重拾笑容。像他一样,该县有43名残疾人通过培训稳定增收。 “高山小番薯,甜糯无渣,35元一箱包邮。”大盘镇共富直播间内,缘安社工中心负责人傅群峰不停地向粉丝推介。去年秋收,20余户困难农户的番薯滞销,缘安社工中心三天内联动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开通微信小店、启动直播,卖出1万余公斤小番薯、1000箱粉干。这一幕今年再次上演,缘安社工团队为解决困难农户的番薯滞销尽心尽力。 李姐因丈夫患癌欠债70多万元,丈夫离世后仅靠零工维生。缘安社工团队通过直播助其销售5000公斤番薯和300公斤番薯粉,更支持她创办来料加工点,吸纳6名困难群众就业。 3年来,“互联网+助农”累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超百万元,农户脸上的汗水,终于化作笑容。 夜色中,磐安集市上的“流动善铺”亮着暖光。货架上,残疾人手作的宫灯精巧别致,高山番薯带着泥土芬芳。县助联体让困难群众自己当摊主,靠双手赢得尊重。 为护航摊主,缘安社工团队全程助力:从选品、记账到沟通技巧,耐心培训;联动6家爱心企业捐赠物资、50余名志愿者助力;更借力磐安县气排球大赛公益集市,通过“感恩礼盒”让手作产品被更多人看见。如今,14名摊主月均增收近千元。 3年来,266次上门坚守,850余次贴心帮扶,43名残疾人掌握技能,近600名困难群众稳定增收——磐安县民政局、县助联体与缘安社工中心将“送钱送物”变为“授人以渔”。正如傅群峰所言:“我们想做的,不只是让大家有钱赚,更是让他们笑着走向明天。” |
GMT+8, 2025-11-25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