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义乌,寒意渐浓,但义乌高架站房的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正进行高架层钢柱、梁防火涂料施工,焊工半蹲于钢梁之间,焊接金属屋面天窗龙骨,钢筋的碰撞声、混凝土车的持续轰鸣声与焊接的滋滋声交织回响,勾勒出一幅紧张有序的画卷。 据了解,义乌高架站房项目是全国首例运行高铁上建设全高架站房的项目,站场规模横跨浙赣铁路、沪昆高铁、金甬铁路、杭温高铁、金义三四线等5条铁路共计11台27线,建筑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是浙江省规模第二大站房项目。 该项目于2022年11月正式动工,整体划分为侧式站房、沪昆场、杭长场和杭温场四个作业区,目前,各区域施工均稳步推进,侧式站房与沪昆场已基本完成主体屋面施工,并进入吊顶龙骨安装阶段;杭长场高架层钢结构已完成拖拉下放,即将开始砼浇筑;杭温场进度领先,屋面、幕墙及室内结构已全部完工,正大面积展开室内吊顶施工。 为保障这一重大工程顺利推进,现场项目管理团队组织超过600名工人,采用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两班倒作业模式,全力抢抓工期,确保义乌高架站房建设项目于2026年四季度建成。 “工程专业繁多,交叉协调复杂。”中铁建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涵盖站台、雨棚、出站通道等十余个专业系统,接口复杂、相互制约,协调量极大。同时,车站站房与地方城市配套工程的实施时序存在差异,与线路施工区交叉频繁,进一步增加了外部协调的难度。 安全管控同样是项目面临的挑战。义乌站改造需在既有铁路场内分场停运施工,而沪昆线作为繁忙干线,天窗作业时间极为有限。在沪昆普速场和杭长高速场停办客运期间,既有天桥雨棚拆除及新建高架站房均邻近运营线路,施工安全风险高、管控压力大。 面对复杂条件,义乌铁路与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指挥部会同铁路部门强化统筹,协调施工单位实施全覆盖平推检查,重点核查施工方案与计划落实情况。对高风险施工内容进行事前研判,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对邻近营业线大型机械吊装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每次检查后即召开复盘会,通报问题、研定措施、列单限时整改,形成管理闭环,为工程稳步推进筑牢安全基础。 在各方协同推进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1月底,义乌高架站房高架候车室楼板实现全面贯通。 义乌站高架站房建成后,五条铁路将在义乌实现互联互通,为今后每年5000万以上人次出行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我市也将实现从铁路“交通过渡城市”向“全国性铁路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 |
GMT+8, 2025-11-26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