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秋冬养“心”正当时 保护心脏安全“过冬”

2025-11-26 08:37

摘要: 秋冬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何养心护心,让心脏安全“过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总刚提醒,随着冬季临近,养心护心需及时识别“求救”信号,科学预防心血管 ...

秋冬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何养心护心,让心脏安全“过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总刚提醒,随着冬季临近,养心护心需及时识别“求救”信号,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心血管疾病发作前多有预警,尤其冬季需重点警惕以下三类症状,这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

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需高度警惕主动脉夹层。冬季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主动脉内膜易破裂形成“假腔”,遇到这种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120,避免剧烈活动并等待救援。

心脏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闷等症状,要警惕是心衰加重。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病毒感染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原有心脏病患者若出现无法平卧、下肢浮肿等,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排查。

心前区疼痛伴放射痛,警惕急性心绞痛或心梗。心绞痛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样、紧缩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颈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此时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就医。

张总刚建议,秋冬季外出时,人体暴露在低温环境中,需重点保暖头颈部、手部和脚部(这些部位血管丰富且靠近体表),避免骤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秋冬季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冬季需每周监测2—3次血压(晨起空腹时最准确),遵医嘱调整降压药,避免自行停药;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饮食,规律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引发血管内皮损伤。

冬季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重要因素。建议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要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至肺部加重心脏负担。

张总刚提醒,秋冬季养心不仅要“保暖”,更要建立“医学防护思维”——高危人群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普通人需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早识别、早干预,才能让心脏平稳度过高发期。

据了解,张总刚拥有30余年的临床经验,年均完成各种复杂瓣膜病的置换、疑难冠心病的搭桥术等手术1000余台,其中四级高难度手术高达400台,是我国西部地区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的领军人和重要推动者。

资环集团: 全程“在线”,护航“义马”  校社联手打造自然探索之旅  钱贵荪绘画作品展在义启幕  第四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落幕 我市两位演职人员摘得“红梅金花”  义乌方言里的“国际回声”  

义乌网

GMT+8, 2025-11-26 10: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