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人才 职场点津 查看内容

焦虑,来自欲望还是压力?

2011-8-17 17:28

摘要:   工作压力大,办事不容易,结婚不轻松……我们都期望生活更好些,但现实世界并不那么随心,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求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这往往让人心力交 ...
    结婚难,理想伴侣在哪里?

  ●部分白领工作忙,交际窄,难以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有一些人对另一半要求过高,给自己增加难度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30岁的赵晶仍然单身。2008年跟男朋友分手后,赵晶也接触过一些异性,但都没有结果。赵晶说,以前自己不怎么在乎恋爱的结果,觉得自己高兴就好,但没想到自己转眼就变成了“必剩客”(网络上对29到30岁之间未婚人士的称呼)。看着周边的朋友们成双成对,有的还有了小宝宝,心里就会觉得空落落的。

  “有些着急。”赵晶说,“但结婚必须得找有感觉的人,总不能凑合着过吧?”

  眼下,很多人跟赵晶一样,既着急结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也催生了很多相亲活动。电视上,《非诚勿扰》、《幸福来敲门》等相亲节目火爆;网络上,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等点击量屡创新高;现实生活中,联谊会、相亲大会等活动更是人气火爆。为结婚而焦虑,成为都市男女的一种普遍心态。

  专家认为,年龄越大,恋爱机会将越少。与此同时,来自家人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加剧了大龄单身人士的“不快乐”情绪。

  找一个合适的另一半,为什么那么难?

  赵晶说,现在工作十分忙,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结识陌生朋友。“我的工作性质还属于接触人比较多的,但大多属于泛泛之交,难有深入了解。”赵晶说。

  要求高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在女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女孩都想找事业有成、品貌端正、性格相投的对象,但条件真正好的男士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一些女孩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更增加了找到合适伴侣的难度。

  比如,有一位女孩表示,她喜欢吃油炸食品,希望找有同样爱好的男朋友;另一个女孩表示,自己很喜欢玩、喜欢聊天,男朋友也应该爱玩、爱聊天……如果要求这么高,不允许存在一点点差异,怎么能找到恋爱对象?

  此外,结婚成本高也困扰着很多年轻人。买房、买车、拍婚纱照、请婚车、摆婚宴……结婚的花费越来越高。据有关机构测算,受食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上海婚宴的平均花费就从2009年的6.6万元涨到今年的8.9万元,每年上涨12%—15%,甚至连喜糖的价格都涨了8%。结婚成为不少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不得不“裸婚”。不少人说,城市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想接受“裸婚”,只能等物质条件成熟了再说吧。 (本文采访对象均用化名)

  化解焦虑离不开平常心

  ●化解焦虑心理,需要政府做出更多努力,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同时也需要个人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快乐

  日前,笔者与一些朋友聚会,闲谈中有一位朋友感慨:“以前特别渴望能来北京工作、生活,觉得这里机会多、前景好,但现在感觉压力很大,完全没有了刚来时的兴奋感。”

  朋友以前在济南工作,收入虽不高,也自有一番悠闲的滋味。后来,他千方百计调到北京,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房价高,十几年的全部收入也不够买房;工作累,挤地铁、乘公交每天都像在打仗;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北京户口,以后孩子上学怎么办?

  生活中,像朋友这样每日奔波劳累、前景预期却并不乐观的普通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者对高房价、高物价惶恐不安,或者因职业工作、结婚生子抓耳挠腮。一句话,总是过得不舒心。

  一时的焦虑倒无所谓,长时间焦虑就会很痛苦;一个人焦虑可能是个人原因,一群人焦虑就是社会问题了。许多人有焦虑感,其严重性不言自明。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贪污腐败、分配不公等现象屡屡出现。在一些领域,让人们觉得无章可循、不可预期,容易产生焦虑感、挫折感。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做更多努力,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让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同时,要多创造底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弱势群体不被边缘化,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化解焦虑心理更需要个人努力。例如,相比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物质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看到周围有人生活比自己强,一些人就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焦虑,不能都归咎于社会吧?

  焦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求而不可得”。但我们要知道,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在自己生活领域拔得头筹,必然面临竞争。既然有竞争,就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了自然值得高兴,但失败了也不必咬牙切齿。如果连这样一个最起码的正常心态都不具备,焦虑感注定会伴随终生、无法排遣。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虽然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约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们要相信问题总能得到解决。只有提高自身能力,坦然面对压力,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

12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巴厨艺争霸赛:“美食+”释放职教发展新动能

义乌网

GMT+8, 2025-5-3 18: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