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妈妈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2011-8-19 16:13

摘要: L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最初,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的女儿姗姗不能去上幼儿园,只要去,她就会生病,有时会病得很厉害。

     真诚的道歉能化解儿时的心结

     L对我说,她在我一篇文章上看过,说咬指甲是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指甲和牙齿,是我们身体表层最尖锐的东西,尤其对孩子而言,它们是最有力的攻击与防御的武器,但是,假若孩子们发现,如果他们的攻击甚至防御,都会带来更严重的惩罚,那么他们就会去压抑自己的愤怒,咬指甲即是这样的含义。

     我这篇文章,L当时看过就忘掉了,只是在看到女儿光秃秃的指头时,她一下子想起了这个观点,也几乎同时想起女儿小时候自己是如何惩罚她的各种攻击行为的,那一刻,她无比愧疚。

     不过,她对女儿说“对不起”,完全没有要女儿原谅的意思,她只是在表达愧疚,甚至,她心里还想对女儿说,不必原谅妈妈,这不必原谅。

     很有意思的是,姗姗也完全没有原谅的意思,她当时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并没有像大人一样说“没关系”、“我原谅你”等话语。

     讲这件事的过程中,L很难过,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但我觉得很感动也很舒服,有一种感叹——这真美。这让我想起,生命中有一些时刻,当我聆听到一个人全然真诚、不带一点修饰地讲自己的感受时,无论那感受是什么,也无论那事件是什么,都是非常美的。

     这就是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所说的原生感觉与派生感觉的区别。原生感觉,即事件发生时那最初产生的感受,而派生感觉,即是为了逃避原生感觉而发展出的种种感受。

     譬如在这一事件中,L的原生感觉主要是愧疚。当她讲给我听时,一旦掺杂了一些目的,譬如担心我谴责她,或希望我同情她,那她就会修饰她的感受,好达到这些目的,而这些修饰出来的感受即是派生感觉。

     同样的道理,假若她讲给女儿听时,先有了希望女儿原谅她的目的,那么她也会因为这个目的而自觉不自觉地修饰她的感受,那这也是派生感觉。

     有了派生感觉的参与,事情就会显得不那么自然,而如果纯然是表露原生感觉的话,那就会无比流畅。作为听者,我会被深深打动,而作为当事人,L和女儿都会自然得到很好的疗愈。

     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姗姗再也不咬指甲了。

     勇于道歉,你仍是一个好妈妈

     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最重要的。这个重要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妈妈的爱是我们内心幸福与健康的基石;另一方面,妈妈的非爱行为,也常常是我们内心痛苦的源头。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5岁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1.5岁,这期间的主题是安全与信任;1.5岁~3岁,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依赖与自由;3~5岁,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即男孩恋母期与女孩恋父期,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性与爱的平衡。

     在咨询中我发现,婚姻与性方面的问题,常常可以归到3~5岁的俄狄浦斯情结上来。但是,假若0~3岁有严重问题,那么心理就发展不到这一步。

     例如,我一个来访者决定离婚,我让她先列一下这个婚姻的缺点,她列了五六条,我再让她列一下这个婚姻的优点,她列了三四条。但奇异的是,婚姻的优点也即婚姻的缺点,它们完全是一回事。缺点可以是这个男人不优秀,而优点也是这个男人不优秀,因为他不优秀,所以她觉得安全。

     假若一个孩子的心理顺利度过0~3岁,那么他就有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他就会寻求优秀与卓越,但假若卡在了0~3岁,他主要寻求的就是安全。

     对于这位来访者,因为安全感是她主要寻求的,所以她选择的伴侣会是不优秀的,至少在她看来是不优秀的,那样一来他对于其他女性就不够有吸引力,她就不必太提心吊胆了。

     但是,她现在又要因这个男人不优秀而离婚,这又会如何呢?可以预料,如果她还是被卡在不安全感里,她仍然会再找一个不优秀的男人。

     对于这样的女性而言,她们的伴侣其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准确而言,她们寻求的不是又一个父亲,而是又一个母亲。她们要通过这个“母亲”而重新修复童年没有化解的情结。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7 0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