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西大直街旁某大型超市,将正在出售的27件不合格“苏泊尔”不锈钢器皿查扣。据了解,哈市工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共有81个型号的“苏泊尔”不锈钢器皿不合格,存在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的问题。
苏泊尔偷工减料深陷质量门 近期突有媒体爆出,苏泊尔“问题锅”在青岛等全国各地销售,被哈尔滨市工商局 检查出81个型号不合格,此消息一出,引起一阵市场轩然大波。究竟是虚惊一场还是揭黑一幕,SEB不惜重金囊括的苏泊尔在中国市场还将能走多久? 被质疑意在粉饰业绩 早在几年前,法国小家电巨头SEB就相中了苏泊尔,且异常钟情,赶上在外资屡屡收购国内品牌的大潮,苏泊尔宣布与法国SEB联姻。并购后,法国SEB持有苏泊尔52.74%-61%的股权,苏泊尔成为法国SEB控股的外商投资企业,赛博3年内不得转让苏泊尔股权。 而2010年苏泊尔实现净利润4.05亿元,每股收益为0.70元。2011年上半年利润总额30亿元,同比上涨28.10%。法国SEB以较高溢价收购苏泊尔第二大股东苏泊尔集团、第三大股东苏增福合计的苏泊尔股权,从账面来看,法国SEB对于苏泊尔的投资回收似乎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此一来,苏泊尔业绩和股价成为提升其价值的重中之重。 梁振鹏认为:“但是从此次事件来看,苏泊尔及其股东层面特别注重业绩修饰,此次被爆出产品质量不合格,有故意偷工减料之嫌,在中国不锈钢器具已经生产几十年,是传统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为了修饰上市公司漂亮的业绩报表,苏泊尔偷工减料,却使得消费者受到伤害,作为上市公司,苏泊尔置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于不顾。” 法国SEB非常让人失望 梁振鹏告诉记者:“苏泊尔此前被法国SEB收购,本应使得苏泊尔整体产品质量、工艺向发达国家靠拢,对于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并未严格监管和提升,非常让人失望。” “中国品牌为外资做代工,很多产品出口发达国家,采取发达国家当地技术标准,而目前苏泊尔股东SEB对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采取职业操守非常不同,以次充好,此次事件足以凸显法国SEB真实的心理状况,长此以往SEB很难在中国市场打开更大局面。”业内人士认为。 “苏泊尔在中国市场真正辉煌在于五金领域,虽然苏泊尔在家电企业很多年,但是和美的、九阳等某领域的强势品牌差距很远,法国SEB想大幅度提升中国市场销售业绩,首先应该提高跨国公司的质量品牌和口碑。我们看到,飞利浦、松下等小家电产品价格比国内品牌虽然高,但是还是有很多消费者购买,法国SEB与飞利浦同样为跨国公司,却没有把外资品牌的质量优势突出,我们看不出变成外资企业工厂生产技术优势可言,仗着洋品牌优势还是延续中国小品牌投机取巧的做法是必须没有出路的。”一位行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近几年,法国SEB在北美、欧洲业绩停滞不前,盈利甚微,而在亚太地区业绩同期增长了近3倍。如此一来,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潜能被其视为眼中一块“肥肉”,对苏泊尔的收购,亦成为其在亚太地区布局的重要一步。而如今,盲目追求业绩却忽视质量引起的此次轩然大波,险些使得法国SEB的全球布局梦断中国。 |
GMT+8, 2025-5-2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