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有惩罚,并且惩罚一定要即刻执行。 ①打: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认为,打是可行的,但要借助用具,比如尺子或杖打,而不是直接用手打。这个尺相当于“法”、“理”,避免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同时用尺子打孩子时,家长不应该怒气冲冲,要心平气和,告诉他是因为某个行为而受到惩罚。 ②隔离:平时让孩子明白犯错是要被隔离的,在犯错误之前告诉他隔离会是怎样的。每次隔离的时间和年龄相同,3岁的孩子每次就隔离3分钟,家长要提前讲解,还要有计时器,孩子能听到滴答声,时间到了才能动。但要是耍赖不愿隔离,每耍赖一次加一分钟,加到十分钟不能再加了,可以追罚,比如“这一周都不能吃糖”。让孩子明白行为的结果。家长要“言出必行”,从说“现在去隔离”到正式隔离之间不能超过10秒钟,不要让孩子认为有回旋余地。拖得时间长了,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惩罚的地方最好是一个空地,如果孩子隔离还有东西玩,说明隔离失败,要是没有东西玩,但孩子自个在一边笑,家长不要理他更不要看他,因为会流露出不忍心,也会降低隔离的效果。 3、对孩子要多鼓励,可以采取表现好“打勾”、“打五星”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约定积满多少个勾或五星,再奖励糖果、玩具等。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的过程很重要,如果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就这样做,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 Tips:对家长的四个忠告 1、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孩子一哭闹就妥协,也不要期望过高,希望孩子一下子全改好,要逐个问题地改正。 2、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在生气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他是个孩子,他是个好孩子,孩子没有错,是家庭教育的错”。 3、要尊重孩子,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孩子,事后一定要道歉。 4、不要一味讲自己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
GMT+8, 2025-9-8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