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人物:林静,31岁,“独一代”的她今年2月有了儿子,家里又有了“独二代”。 进入2011年,大量作为“独一代”的“80后”加入到父母队伍中,与老一代父母声口相传的育儿经验相比,由于育儿成本、环境的巨变,“独一代”父母变得手足无措。除了频遭威胁的婴儿食品安全、“隔代教育”等问题外,名目繁多的早教市场的选择之难和幼儿园、小学等“名校”的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都让“独一代”父母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 产前>>> 还没生就已经焦虑 作为医院里的白班医师,林静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很忙,这样的工作强度到了周末跳到“育儿频道”也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周六上午、周日上午,她要从城市西头跑到东头,带不到1岁的儿子翼翼上早教的运动课、音乐课,中午回家吃饭、翼翼午觉后,两个休息日的下午再根据天气情况,分别到商场的游乐场或者室外广场活动一下,两天中的晚上还要选一天到朋友家,让翼翼和同龄孩子一起玩。 “独一代”的育儿焦虑,实际上从得知自己怀孕后就已经开始。作为医师,林静其实比其他育龄女性有着更大的优势,起码可以全天24小时拨通产科同事的手机,咨询一切她关心的问题。但焦虑的情绪,依然从此时开始,就弥漫在她的身边,挥之不去。 “是顺产还是剖腹产,这问题纠缠了我很久,直到产前才想明白,这事不是我说了算。”林静说,尽管如此,但自儿子出生后,需要她去做选择的事情数不胜数:奶瓶选玻璃的还是塑料的?奶嘴选圆孔的还是十字孔的?奶粉选商场里的还是从海外代购的?孩子让他侧着睡还是仰着睡? 奶粉>>> 换与不换都是难题 “当时听同事的意见,给孩子准备了日本的明治奶粉,而且是海外代购的。”林静说,自己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日本奶粉可能更适合亚洲体质的宝宝,二是海外代购的产品质量可以信赖。 然而事情往往有意外,到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在此之前的明治奶粉成了紧俏货,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核泄漏可能造成的污染,让原本安全的奶粉也成了“危险物品”。 “我当时就决定,赶紧换个奶粉的牌子。”日本牌子的奶粉是不能喝了,林静根据网上妈妈群的建议,给孩子改喝欧洲品牌,但更让她担忧的事发生了孩子换了奶粉后开始便秘,三五天不排便,无奈之下,雀巢、美素、惠氏、雅培,几种奶粉挨个试,除了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外,中医的推拿也要配合治疗,天天为了孩子的排便而着急。 “小孩不会说话,光看他难受了,大人也跟着难受。”孩子病情严重时,林静往往自己躲在屋里哭,将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全家人。 生病>>> 孩子康复她却病倒 翼翼5个月时,第一次发起高烧38.7℃。根据林静提前了解的情况,翼翼很可能是幼儿急疹,可能要连烧3天,根据医生的意见,没有烧到39℃不需要去医院,但每天在医院里处理病号的林静在面对自己的“小病号”时,却比常人更慌张,电话里问着同事,电脑上搜着百度,就在这样的惴惴不安中过了3天,白天上班还不时给家里打去电话,询问情况,一出现问题,往往就在电话里对家人大呼小叫,翼翼退烧恢复活力后,林静却病倒了。 就在这样的焦虑中,翼翼快到1岁了,儿子健康长大并没有缓解林静的焦虑症每一次未知问题的出现,都是林静新焦虑的开始,虽然已经不再因为孩子半夜突然啼哭、玩耍跌倒等事情变得情绪低落,但翼翼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总能给林静找出新问题。“最新的问题就是是否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
GMT+8, 2025-7-6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