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宝做第一顿人间美食时,一定要练好煮蛋基本功。爸妈们可以多试几次总结经验,察“黄”观色,就能把握住最佳火候了。 制作宝宝的第一道辅食----蛋黄泥 备好蛋黄,就可以开始做蛋黄泥了,制作的要点有: 1、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能对蛋白过敏,千万别自作主张加入蛋白。 2、只需要四分之一个蛋黄就够了。 3、蛋黄调上水,或者奶都可以。特别是对于吃不惯奶以外味道的宝宝,就更要加奶了。 4、把蛋黄汁稀释成比奶水稍稠一点,浓度太高就会呛着宝宝。 5、除了奶之外,千万不要再在里面加什么作料了,比如盐、糖、味精、油等,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 6、第一次给他吃,吃几勺算几勺,不要勉强。目的只是让宝宝尝尝味道。 其实,做辅食并不难。爸妈在做好第一顿宝宝辅食后,就会越来越有信心的。愿每位宝宝们都能有个好胃口! 辅食添加的原则: 当宝宝尝过妈妈精心准备的第一顿美食之后,宝宝就要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了,以下几点需要爸妈注意: 1、品种从单一到多样。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若是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则表明宝宝可以接受这种食物;如果怀疑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不妨一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不良反应,便可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 2、质地由稀到稠。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才不会发生消化不良。 3、制作由细到粗。宝宝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泥”状食品是最合适的。这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也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4、量要由少到多。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添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
GMT+8, 2025-5-3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