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高、才能高、甚至职位也很高,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不满足于现状,频繁跳槽……近两年,职场上出现了一类号称为“高级临时工”的新人群。与长期拥有固定工作的人群相比,“高级临时工”们多少有点“叛逆”。 给“临时高管”的职业规划建议: 1、适当时候自己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但这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规划途径——做到高管位置之后,一般年纪也近40,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出来创业,风险很大。另一方面,曾经服务过的企业的数量和类型等可能成为未来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频繁更换工作时应注意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也许,这就是你未来创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如果已经在大型国企做到中、高层职位,收入可观、工作稳定,建议跳槽更需谨慎。 2、另一条相对低风险的途径,是让自己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获得一份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如果是朝这种方向努力的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毕竟很多企业在外聘高管时,除了对能力和业绩要考虑外,协作性、忠诚度、价值观、品德等也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跳槽频繁的高级人才 除了“临时高管”,在“高级临时工”的队伍里,还有好几种类型。 一类人是比较年轻,学历很高、能力也比较强的高级人才。他们不太喜欢固定为一个单位服务到底,却对“临时工”偏爱有加,甚至将所谓“正式”工作弃之一旁。他们大多是财务经理、物流经理、客户服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等高级人才,工作的时间从3~6个月不等,最短的只做几个小时,如做翻译等。 另一类“高级临时工”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他们工作的风险比较大,心态也很矛盾——无法进入老板的核心层,就无法得到提升;但是进入核心层,又可能会有法律方面的风险,所以,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要跳槽。还有小部分“高级临时工”是被动跳槽。他们频繁跳槽的原因在于,老板在公司的中、高层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做得再好也无法打破这种现有的格局,没有上升的空间,只好被动地跳槽。 给跳槽频繁的高级人才的职业规划建议: 1. 切忌心浮气燥,简历 “花哨”。 针对第一类爱跳槽的年轻白领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多数处在主管的位置上,由于升入中、高层通常速度比较慢,他们就等不及了,所以不断跳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但是跳来跳去,变得有点心浮气躁。虽然不断跳槽之后,简历会变得很漂亮,显得经验很丰富。一些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可能会被这样的简历所迷惑;而有些民营企业,对员工采用压榨式的使用方法,没有时间培养员工,因而喜欢这样看起来有经验的员工,那么,跳槽频繁的人可能符合这类企业的口味。但是,不少大型外企,更看重应聘者的潜质,而不太注重以往的经验,他们喜欢在一些重点大学招收具有良好潜质的毕业生,然后在企业内部培养这些新人,给他们很多轮岗的机会,建立长期的员工成长档案。这些外企的用人心理是,“我亲自培养你们,我是看着你们成长的,更可靠。”这样的外企并不认可“高级临时工”,他们招聘员工的环节很多,并不只看简历是否做得漂亮,相反,如果跳槽过于频繁、简历太“花哨”,可能会被认为是“野路子”而被其排斥。 2.找准自己的定位,了解企业文化。 正常的出路是回归本色,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稳定的位置。有部分人跳成了自由人——用人单位在经过试用之后,可能觉得他没有简历上写得那么好,逐渐冷落他。那么,他就再换家单位,逐渐跳成了一个不愿意服从于某种组织的人,成为自由职业者,回不到本来面目了。通常,刚毕业的三、四年里,年纪轻,还有机会一再地试错,多换几个领域来判断自己未来的方向。但是过了一定的年龄,比如30岁、35岁之后,就不太好跳了——试想一下,哪位成熟的老板愿意重用一个十年里跳了十几家单位的人?因此,跳槽的领域不要太泛泛——你是人才,需要专业性,而不是通才,做老板才需要成为通才。如果你工作过的领域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无法积累相关专业经验。所以,必须确定自己的“核心能力”,毕竟“万金油”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并不适用。 “在工作一段时间(三、五年)之后,就要仔细考虑,自己究竟适合哪个领域,把能力发挥出来。需要集中火力对准一个领域,才能钻得深、出成绩。”黄晓东这样分析,“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或者大企业的高层,在招聘人才时,会看你曾服务过的领域的相关度,如果相关度太小,会令人怀疑你的专业水平。再有,就是看你工作过的企业的声誉,如果你服务过的某些企业不是特别有名,但是在细分市场上做得很有特色,那也会令你受到重视。相反,在一些口碑、形象不太好的企业里的经历,则可能为你抹黑。” 另外,在跳槽之前,要对目标单位在整个行业里的口碑、实力做一个详尽的了解,对其企业文化最好也要事先了解,以考虑自己是否能融入这样的文化中。 |
GMT+8, 2024-9-15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