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幼儿断奶后,都选择奶粉或鲜牛奶作为代乳品。虽然牛奶中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骨骼的生长、免疫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倘若饮用方法不对,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早晨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腹喝牛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全面吸收,对幼儿身体的发育有利,其实不然。牛奶中的蛋白质需要经过胃和小肠的吸收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而空腹喝牛奶,胃肠的排空较快,因此营养物质还未来得及消化就被排到了大肠了。所以,幼儿喝牛奶的时间应放在早餐之后的半小时至1小时较为适宜。
牛奶越浓越好
有些父母唯恐鲜牛奶营养不够,便在其中再添加奶粉,造成牛奶浓度过高。其实幼儿喝牛奶的浓度应该按月龄逐渐递增,不可“揠苗助长”。通常幼儿在喝浓牛奶后,容易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非但不能增加体重,反而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煮牛奶时放糖
有人在煮牛奶时,为了使糖化得快,常常把牛奶和糖一起煮,这是不健康的。牛奶中的赖氨酸与糖在高温下,会生成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果糖基赖氨酸。即便,牛奶煮开后也不宜放太多糖。因为过多的糖进入幼儿体内,会使水分滞留,让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虽然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却很差。
牛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因此父母在给孩子饮用牛奶时应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既不造成浪费,也不至于营养不良。 |
GMT+8, 2025-5-1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