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睡眠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睡得好才能长得好这是有很强大的科学依据的,睡眠对宝宝大脑发育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爸爸妈妈很马虎的,认为孩子只要睡得时间够长,睡得够香,其他都不予干涉,其实很多妈妈都走进了这样的误区了。宝宝睡觉的误区现在是普遍存在,宝宝睡觉不光是时间够就对的,时间等等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妈妈就会忽略,这只是其中一小点,来看看其他还有哪些吧。 误区1,只要每天睡够一定时间,几点入睡无所谓。 人体分泌激素都有昼夜规律,比如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夜间22~24点,晚睡会使宝宝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并且,只在乎宝宝的睡眠总时间,而不顾宝宝什么时间入睡、起床,就会让他养成不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对宝宝不利,大人也要跟着熬夜辛苦。 误区2,一定要睡够标准时长,否则会影响健康。 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睡眠需求量。一般来说,孩子越小睡得越多,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20个小时。而且每个宝宝之间也有个体差异,比如有些宝宝的精神状态好,就可以少睡一些时间。只要孩子跟同龄人睡眠时间差异不大,家长就可以放心。 误区3,必须午睡。 午睡是个好习惯,但不少宝宝晚上睡眠质量好,时间又充足,因此白天精力很旺盛,不愿意配合家长午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也不必强求。 误区4,孩子还小,睡眠习惯不必在意。 孩子小时候是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形成作息习惯,长大后纠正就难了。所以睡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上学后也更容易适应,父母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误区5,在怀里孩子睡得更安稳。 家长抱着孩子的时候肯定会动,宝宝容易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在婴儿床上独立入睡的能力。如果宝宝入睡前吵闹,可以轻轻地按摩他的腹部,也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抚他的情绪。 误区6,吮着奶嘴易入睡。 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不哭闹,让他吮吸奶嘴睡觉,但这样做,会使宝宝呼吸不畅,睡眠难安,甚至可能引起窒息。此外,这还不利于宝宝的口腔卫生,会影响宝宝牙齿的正常发育。 误区7,宝宝一有动静,就急忙过去哄抱。 睡眠过程中,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不断交替。宝宝处于浅睡眠时,会活动四肢、扭扭身体,脸上还会皱皱眉、挤挤眼睛、露出笑容等,这都属于正常表现。家长不要急着去哄、去抱或是喂奶,这些反而会打断宝宝的睡眠。但如果宝宝有其他反应,如严重的哭闹等,家长就要对他们进行安抚。 误区8,宝宝打呼噜证明睡得香。 宝宝打呼噜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也可能是感冒了,或者由于有痰,堵住了鼻咽部通气,严重时会导致缺氧。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呼吸睡眠监测。 |
GMT+8, 2025-7-4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