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一帆悬,步入“十三五”的浙江正呈现出更具魅力的投资价值。日前,中信银行等七家央企与我省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信银行将在目前与浙江紧密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中信“集团军”优势,助推浙江发展,尤其在支持浙江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要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一家全球布局的著名央企,是什么促成中信银行与浙江的更紧密携手?这一战略合作对双方而言又将带来怎样的乘数效应?对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信银行行长李庆萍表示,“这次中信银行与浙江省的合作,是一次部省协同、央企与地方企业协同、金融与实业协同的新探索。”她告诉记者,中信银行与浙江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而富有成效,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表明,中信银行对浙江省强大的经济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这次战略合作也意味着双方强强联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后中信银行将依托横跨50多个行业的中信集团综合平台,发挥金融“全牌照”、“金融+实业”、“境内+境外”的全方位服务优势,积极助推浙江经济的新发展、大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和中信银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浙江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其中。2015年,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结合实际推出很多创新举措,全年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实体企业新增贷款及多渠道融资2648亿元,其中,通过创新渠道和模式提供综合融资2498亿元,是传统贷款增量的16.7倍,重点支持浙江省的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组合拳。 李庆萍说,浙江是创业创新的沃土,中信银行也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注入双创浪潮。在绍兴柯桥,中信银行总行、杭州分行、绍兴分行及柯桥当地支行多级联动,并联手中信建投证券共同为柯桥区政府和区国资委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引导区政府将原有的大部分国有资产整合到绍兴市柯桥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大大提升了整体实力和跨市场融资能力。中信银行、中信建投、中信环境还共同与柯桥区政府签署了3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合作方面,采取“商行+投行”跨市场发债模式,首批110亿元以“50亿元私募债+40亿元中期票据+20亿元定向债”的组合方式已于去年成功落地,一期50亿元私募公司债更是创下了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私募债、速度最快等多项发债纪录,为柯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被外界评价为“柯桥模式”。 在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李庆萍表示,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将努力把“柯桥模式”打造成为“中信系”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标杆样板,复制到绍兴各地,进而推广到浙江全省。 对未来中信银行在浙江的发展,李庆萍也充满信心。她表示,浙江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消化产能与开放发展相结合,把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在开放发展中“去产能”,在转型升级中“谋新篇”,打出了非常漂亮的转型升级“先手拳”。今后中信银行将推出更多协同创新举措服务于浙江经济建设,除了在国际产能、装备制造上的合作以外,还将借浙江举办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2022年亚运会等东风,在城建、交通、信息经济等各个领域加深与浙江省的合作,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中谋求更大共赢,以“大协同”助推浙江经济大发展,把双方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
GMT+8, 2025-5-15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