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尽心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他全力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他深入一线宣讲法律知识和人民调解知识,他就是大陈镇专职人民调解员陈金富。生于1951年的陈金富,是大陈镇凰升塘村人。自1992年当选大陈镇金都村治调主任以来,陈金富便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到了古稀之年,他仍活跃在多元调解工作的一线阵地上,为“平安大陈”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扎根一线的“老骥” 虽然扎根调解一线近30年,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但这个70岁的“老骥”抱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与时俱进,潜心钻研调解方法,不断充实调解技巧和知识,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支持与配合,也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 去年6月12日,陈某、程某与雷某来到大陈司法所申请调解三方之间的生产经营纠纷。该纠纷涉及三方加工事项,存在一手转一手代加工,且还有加工质量不过关、工资支付不及时等问题。经过陈金富的耐心调解,所有来龙去脉才得以理清。考虑涉及10万余件防护报的交付,数量巨大,且三方对彼此均不信任,在当天下午5点多签完调解协议之后,为保证履行效果,陈金富跟随当事人一直在交付现场,帮忙清点相关货物。从晚上6点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陈金富克服各种难题,最终将生产经营纠纷全部化解到位,不留一点“后遗症”。 “熬夜对于我来说是会有一些吃力,但也只是暂时的,能帮他们解决困难,我心里非常愉快,有一股满满的成就感。”陈金富说。 深得民心的“老娘舅” 2017年4月,陈金富成为大陈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也是大陈镇“至美娘舅”调解工作室的“得力干将”。多年来,他一直热心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感谢‘老娘舅’帮我解决家里困扰了10多年的地下室漏水问题。”前不久,大陈镇红旗村楼某特意来到大陈司法所,向“至美娘舅”调解员陈金富致谢。原来,2011年随着旧村改造新房落成,楼某高兴地搬进新居。可不久后,就发现地下室漏水。楼某认为是村里没有把基础设施建造好,导致漏水,但与村里多次交涉无果,也多次向村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都未得到彻底解决。 今年5月,楼某来到大陈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慕名找到“老娘舅”陈金富,申请调解。为找出漏水原因,陈金富会同大陈镇水利员、派出所民警、民情民访代办员等先后十余次到楼某家里实地查看。他还特意向水利部门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施工员学习探讨,研究设计解决漏水问题的方案。5月21日,村里相关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楼某家地下室的漏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对这一结果,楼某表示非常满意。 人民调解无小事,和风化雨润民心。农村矛盾纠纷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当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陈金富的目标就是力争“不让矛盾纠纷出镇”,做到及时处置调解,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调解工作室的“金字招牌” 2018年,在大陈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陈金富的努力下,“陈金富调解室”正式成立,旨在持续释放品牌效应,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帮民解忧。 据统计,自工作室成立到今年6月,陈金富调解室共排查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83起,成功调解781起,成功率为99.74%,化解50万元以上的重大疑难案件和死亡纠纷17起。目前,陈金富调解室是大陈镇“至美娘舅”调解工作室的一块“金字招牌”。陈金富也先后获评“义乌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义乌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义乌市优秀共产党员”“义乌市人民调解能手”“金华市先进人民调解员”等称号。 “我们从陈金富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扎根于基层几十载,却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甘做百姓解忧人的精神。”大陈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说,“他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给我们新一代的人民调解员做好了榜样。” |
GMT+8, 2025-5-2 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