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个夜哭郎?你是去街边放“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的纸条呢?还是已经找到了一对付宝宝的妙法?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许多传统的老人会告诉你,这种打油诗能治小儿夜哭。 据了解,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不发达,人们得了一些病没有办法的往往求助于迷信,以致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迷信形式,这个“天皇皇,地皇皇”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时候,人们认为婴儿夜间哭闹可能是受到惊吓而魂魄出窍,需要通过念咒、呼喊等方式进行“招魂”才行。于是便将这种包含着咒语的打油诗写在纸上,到大街上四处张贴。目的是为了让众多的过路人看到并念叨这咒语,认为众多的路人中可能有“通灵”的人,只要他一念,就有可能请动天神地神显灵前来帮助孩子,孩子便会好起来。 很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也不可能起到作用。
想要对付小小夜哭郎,其实做到以下几个点即可: 1.给宝宝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有的宝宝对外界环境很敏感,有一点外界刺激就不愿睡觉或者会突然醒来。他们通常会家里的电视机声、门铃声、电话声干扰到。 2.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宝宝睡不踏实。过于干燥,容易导致宝宝出现鼻塞,宝宝就会因为不舒服经常醒来或哭闹。 3.建立有关睡眠的规矩: 帮宝宝维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并且为宝宝安排一种平静的入睡仪式(比如洗澡——喂奶——轻摇着他入睡),让他意识到“睡觉的时间快到了”。最好从出生就让宝宝保持规律的睡眠,因为宝宝睡觉、活动的时间越规律,他的内部生物钟运转得就越顺畅,他也就更容易入睡。 4.让宝宝知道并习惯昼夜交替这件事。 宝宝大脑中控制睡觉与清醒循环的激素会在早晨及白天的光线中得到暗示:清醒了是因为有亮光。妈妈可以在早晨把他叫醒,带他到外面散步,如果是阴天没有阳光,可以打开房间里的日光灯。同样,也要让宝宝了解黑夜的存在,在宝宝晚上睡觉前 1-2小时最好调弱房间内的灯光,宝贝出生后即开始培养睡着后就关灯睡觉的良好习惯,夜里除了喂奶、换尿布可适时开灯外,不要宝贝一哭就马上开灯。这样他才知道:白天有光亮该活动,晚上天黑了该睡觉。 5.打个襁褓。 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襁褓会让他们感觉又回到了妈妈肚子里,很有安全感,因此会睡得更香。 6.宝宝中途醒后不要过多地打扰。 婴儿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浅睡眠时间比较多,睡间会有微笑、皱眉、伸展四肢、哼哼声等。此时,只要不需要喂奶,可轻拍宝宝或轻唱摇篮曲,不要开灯,也不要立刻把宝宝抱起哄、拍、玩耍等。 7.给宝宝准备一个小摇篮。 只要让摇篮轻轻地摆动,就能让宝宝感觉到好像又回到了妈妈肚子里一样,既舒适又安全,他很快就会睡着了。 8.制造一些白色噪音。 白色噪音,像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听到的那些声响,比如时钟的滴答声、鱼缸里的流水声、空调或者是电风扇的声音等,这些似曾相识的声音能帮宝宝保持平静,有助入睡。 9.不要让宝宝边吃奶边睡觉。 边吃奶边睡觉可能已经成为导致宝宝有睡眠问题的首要原因。如果你总是让宝宝边吃奶边入睡,那他会觉得吃奶和睡觉就应该同时进行。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宝宝在晚上8点时很快入睡,但当他在凌晨3点醒来时,还会为了尽快睡着而要求吃东西。当他快睡着的时候,你要把奶头从他的嘴里取出,否则只要他醒过来就会期待你给他喂奶。让宝宝会学半夜醒来后再自己入睡,如果宝宝真的需要再吃一次奶,不要让他躺在你旁边,一边吃一边睡,最好把他轻轻抱起,吃饱后再把他放回到自己的床上,试着让他自己入睡。 10.穿衣盖被要适量。 睡觉该给宝宝穿多少衣服,要根据宝宝的习惯和身体适应程度决定。盖被要多摸摸宝宝的小手,如果手心总是出汗,说明该给宝宝减点衣服了。 友情提示: 1.正常情况下,宝宝在睡觉时应该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 但是,当宝宝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家长如能经常注意宝宝睡眠,可抓住疾病苗头,尽早去医院检查。 2.新生儿的睡觉姿势主要由照料者来决定。 妈咪要经常为其变换睡眠姿势,如仰卧、侧卧交替变更,比如这次睡觉采取左侧卧位,下次睡时就采取平卧姿势,再下次可采取右侧卧位,这样,才会使宝贝的头型长得匀称。 3.宝贝夜里总醒,少数宝贝是由自身的先天气质决定,而有些宝贝是因入睡习惯所引起。 比如,有的宝贝夜里醒来,只是想吸吮一下妈咪的乳头;有的宝贝夜里醒来是想让妈咪拍拍、摇摇。每个宝贝睡眠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宝贝醒时精神状态好,即便睡眠少些妈妈也不用过分担心。 |
GMT+8, 2025-5-2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