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唱响治水“三部曲” 守护好一方碧水 苏溪镇齐心协力抓“五水共治”

2022-1-27 12:04

摘要: “五水共治”显成效。 1月24日,2021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街道)拟通报名单进行公示,苏溪镇成我市唯一上榜镇(街道)。 治水兴镇,好水兴业。近年来,苏溪镇全镇上下持之以恒、齐心协力抓“五水 ...


“五水共治”显成效。


1月24日,2021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街道)拟通报名单进行公示,苏溪镇成我市唯一上榜镇(街道)。

治水兴镇,好水兴业。近年来,苏溪镇全镇上下持之以恒、齐心协力抓“五水共治”,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注重基础建设、强化要素保障,高质量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科学治水、管水、护水,唱响治水“三部曲”,全面构建美丽城镇新格局。

“精细化”治水

漫步在大陈江邢宅段,所望之处水清岸绿山翠;游走在乡村田野,所到皆是村美民富人喜。看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苏溪镇邢宅村党总支书记胡绍希感叹:“小时候的碧水清流又回来了!”

胡绍希是土生土长的苏溪人,也是大陈江邢宅段村级河长,他看着“门前河”从清变黑,又从垃圾漂浮、河水黑臭恢复到水清岸绿。“这样的转变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智慧巡河法起到了很大作用。”胡绍希打开“智慧巡河”App向记者介绍,“我每周都会巡河两次,后台系统会记录下巡河轨迹,小问题现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就通过App上传照片反映情况。河道两侧还装了监控设施,镇监管部门能随时线上查看河道情况,确保涉水问题早发现早整治。”

智慧巡河法是苏溪镇推行的乡镇河长制管理“八法”之一,实现“精细化”治水,保障了辖区20个村级河长全年履职不缺位。去年以来,苏溪镇已上报事件970条,巡河记录2239条,上报事件100%解决,辖区大陈江、东青溪、六都溪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水以上,完成了杜村、王界、颜村 “五水共治”优秀村创建。

“等级化”管水

水污染治理“三分建,七分管”。苏溪镇有15万外来人口,小企业众多,餐饮行业发达,管好污水排放是一大难题。苏溪镇“五水办”工作人员叶建说,为减少入河污染,镇里曾对沿河排水口堵截,集中送入污水厂处理,但截流送来的水里混入大量雨水,导致污水处理厂不堪重负。

让污水、雨水各行其道,才是治本之策。对此,苏溪镇坚持“建设一套完备的污水管网体系、推行一套等级化管网运维办法、打造一套科学的工作保障机制”“三个一”做法,强化雨污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辖区雨污水管网和预处理设施进行一体化运维,将封闭式小区、驻镇企事业单位、宗地企业、洗车行业、六小行业特别是餐饮行业隔油池等部位纳入监管,确保运维实现全覆盖。通过管网等级化、排水单元化、运维常态化,划分三级主次干网69公里、排水单元287个,建立问题发现整改、资金保障、日常监管考核三项机制,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长效管理。目前,污水厂进水量已从原先1.8万吨/日逆向下降至1.6万吨/日。

“数字化”护水

守护好一方碧水,不仅要有决心和责任心,也需要有智慧的方式。“数字化”护水成了苏溪镇长效治水的必经之路。对此,苏溪镇已经画好了全镇域“五水共治”数字治水“蓝图”。

接下去,苏溪镇将投资600余万元,结合产业优势、区域特色,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积极整合各方现有治水资源,通过数治管网和智能巡检系统,构建可预警、可感知、可溯源、事件自动派发及闭环处理体系,建设全镇域五水共治数字治水“智慧小脑”平台,从而实现排水管网的系统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支撑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长效性,实现涉水事件“一网统管”。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义乌网

GMT+8, 2025-7-5 22: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