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显示,14家试点企业购买试点产品的消费者直接获得企业补贴总额6522.41万元;试点企业创造农民工就业机会5279个,并且工资收入增加2376.61万元;14家试点企业在试点期间产品销售额为37334.93万元,实现利润2434.24万元;并且试点期间拉动上游人造板产业价值需求19866.23万元。
可直接拉动内需上百亿 2010年8月21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组织木门及木地板两大类代表性企业开始了首期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首批木制建材下乡的企业共有14家,产品中包括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竹地板,以及实木复合门、模压门、免漆门。试点区域涉及12个省,分别为山东、湖北、陕西、重庆、四川、河南、湖南、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及黑龙江,首期试点时间为2010年8月21日至2011年1月31日。 在这四个月的试点期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农户问卷、企业问卷、经销商问卷所得的数据和材料,分析了“木制建材下乡”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并对拉动内需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在746份有效样本中,有30.25%的农户在1-2年内有新建或翻新房屋的准备,按全国有两亿户左右的农村家庭来算,初步预计,2011年全国拟新建房屋农户为6050万户,数据显示在1-2年内愿意翻新住房的农户平均每户建房总预算是4.29万元,可以直接产生农村建房整体消费约2.60万亿元,即使其中10%的农户数是在“木制建材下乡”政策带动下新建房屋,也将带动农村建房整体消费约2600亿元。其次,按补贴15%的比例,如果“木制建材下乡”项目投入15亿元,就相当于刺激农村居民购买了100亿元的商品。同时由于消费乘数效应,100亿的商品可以拉动4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木制建材下乡”可以激活农村消费力、扩大内需,并且 “木制建材”原材料取自于农村,既促进林区的循环经济,又能有效提高山区农民收入,直接惠农。 有利于企业开拓三四级市场 这几年,建材企业纷纷都在进行渠道下沉,而“木制建材下乡”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15%的企业补贴,在三四级市场形成较大的竞争力,另外下乡活动还可以解决木制建材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帮助了一部分企业度过金融危机以及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调研报告也反映出首批建材下乡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由于活动还处于试点阶段,在“木制建材下乡” 产品补贴比例、补贴资金来源、“木制建材下乡”经销商网点分布、企业面临的运输和生产成本过高、外部监管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专家建议,尽快将“木制建材下乡”纳入国家财政统一补助范畴;并制定合理的、符合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补贴比例,严格把关受补贴人群条件,防止补贴资金遗漏问题;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建立“木制建材下乡”企业淘汰机制;合理布局“木制建材下乡”经销商网点等。 |
GMT+8, 2025-5-2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