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点茶,客罢点汤。点茶法是宋代独特的饮茶方式、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清明时节,新茶初出,我市茶文化爱好者相聚在道人峰山庄,开始了一场有趣的点茶斗茶活动。 所谓点茶法,就是把茶饼烤干后研磨成颗粒状的茶粉,把茶粉放入茶盏中,再注入沸水,用茶筅搅动,直到茶汤浮起白色茶沫为止。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几位茶文化爱好者首先“热盏”,即把茶盏用沸水浇淋加热。然后“调膏”,根据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盏中,注入适量沸水,将茶末调和成浓膏状。接着是“点茶”,把煎好的沸水,注入已调成膏状的盏中,同时用一种特制的小扫帚状的茶筅在杯盏中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注水时,水须从壶嘴中喷涌而出以形成水柱,不可断断续续。收注时,一收即止,不得淋漓不尽。最后一道程序为“击拂”,即用茶筅不断旋转、搅动和拂击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在宋朝往往使用七汤点茶法,分七次注汤击拂。最有意思的是,茶粉可在茶汤上写字画画,汤花瞬间显示出瑰丽多变的景象,或若山水云雾,或犹花鸟鱼虫,或如水墨图画,给斗茶者美的享受,俗称“茶百戏”。 “斗茶先斗色。斗茶者自带珍藏的好茶和好水,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国家茶艺技师、国家评茶技师傅璐婷介绍,斗茶好坏首先看汤花的色泽是否鲜白,汤色纯白且均匀者为胜。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的长短,茶汤匀细,紧贴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效果就叫“咬盏”。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国家茶艺技师、国家评茶技师童亚兰表示,通过仿宋点茶活动,让人感受到宋代的茶韵,以及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为生活平添一份乐趣。 |
GMT+8, 2025-8-25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