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静静等候着收割。随着小型收割机的来回穿梭,整片多年生稻田便完成了一季收割任务。“今年天气不错,30亩水稻产量应该能达到预期目标,每亩预计在500公斤左右。”冯泽宝说。 冯泽宝介绍,这批水稻收割完成后,遗留在农田的稻秆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农田也不需要再进行翻耕、除草、播种,只需要当天进行灌溉,次日再用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然后进行日常管护,便可期待10月底的第二轮丰收。 据悉,如韭菜般“一种多收”的多年生水稻,每亩每季可节约种子2—3公斤、人工投入5—6人,产量和常规水稻品种持平。如此算来,每季能为农户节省成本30%以上,相当于每亩省下500元成本。 “多年生水稻在义乌还处于试验阶段,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如果雨水较多的话,收割时会影响稻桩再生能力,也会影响下一季水稻产量。”市种子和植物检疫站高级农艺师黄子洪表示,如果要扩大种植规模,还得根据亩均产量及下一年春季出苗率来做出决定。 图:收割机在收割多年生水稻。 |
GMT+8, 2025-7-5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