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区一路向西,沿着东萧线、东黄线走,拐进一条窄窄的山路后,就到了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停下车,沿着绿荫小道往村里走,一方碧波舒展眼前。让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里的描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虽说也有良田碧池,但和传说中的桃花源“与外人间隔”不同,何斯路村不仅与外界互通有无,还交流联系紧密,如今更是将乡村治理变成了一篇文章、一幅画卷,吸引了各地学者、游客纷至沓来。 将风景变为“钱”景 青山逶迤,绿水歌唱,藏在山里的何斯路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位于城西街道西北部,背靠上溪大草坪,毗邻圣寿禅寺,不远处就是分水塘村。总面积3.7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1166人。 何斯路村原名为师路何村,是何氏祖先由北方避战乱漂泊来此从师的路上歇息之地。观此地状似燕子窝,形态优雅,遂迁衍于此。因缺水,故以“斯”替“师”。 如今的何斯路村,背靠延绵群山,怀抱志成湖水。山水掩映间,形成一幅清朴又不失文人情趣的乡间画卷。步入其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净美,也有烟雨江南的意境。村中往来游客访团,常常在这里流连忘返。 回顾何斯路村的发展历程,村党总支书记何允辉感慨万千。他说,从无人注目的小山村,到备受瞩目的“明星村”,从人均年收入4587元到如今的68320元,何斯路村每一次蜕变,都是一个故事。 “何斯路取得的成绩,跟千万工程分不开。”何允辉说,2008年,何斯路村从环境整治入手,对村庄道路、村口主题广场、村民公园、志成湖等进行建设与改造,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居整治。 2009年,何斯路村“无中生有”,创办了义乌香珣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打造属于义乌的“普罗旺斯”,建设薰衣草种植基地100亩。 2011年,何斯路村组建草根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首创生态资源股概念,将山水都折价算入股权,让村庄的发展与村民利益紧密相连,促进村民增收。 2012年,何斯路村投资3800万元,筹建了休闲主题式度假庄园斯路何庄,2014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何斯路村还推出了“百工百坊”,鼓励村民开出自己家的门店。如今,民宿、农家乐在村中星罗棋布。 把文化育成“文明” 随着村庄经济飞速发展,何斯路村开始思考,村庄的文明素养能否与之相匹配,村民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于是,何斯路村又开启了功德银行、斯路晨读、老年大学、百万育才计划、宗族祠堂修复等一系列人文项目建设,进一步增添村庄文化气息。 比如“功德银行”用积分的形式,将村民善言、善行、善举“存储”于银行之中。如维护公共场所环境记2分,促进村庄事业发展记3分—5分。积分会定期公布,村民也可以查询。从2018年开始至今,已经记录了好人好事8万多件。排名靠前的村民可以获得生活用品、优先获批宅基地以及个人信用担保等相应奖励。此外,积分作为“资产”,还可以传给下一辈,以鼓励村民积极向善。 在“一存一换一传承”间,既让善行得到了量化与累积,倡导了文明新风,又让有德者有得,激活了村民们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智治”有了具象化的实践。如今,何斯路村“功德银行”数字化管理系统已在全国400多个村庄推广使用,助力当地探索乡村善治。 而“斯路晨读”,则通过讲政策、学礼仪、练身体、唱村歌等形式,搭建了一个全村共同议事的平台。不仅有助于村民了解相关政策,增进大家对村庄的认同感,还加强了村民间的交流。 何斯路村还成立了老年大学,由村内退休教师和村老年协会共同建立,课程安排、现场教学等所有事项均由村内若干老人负责,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何斯路村实施的“百万育才计划”,让村内的青少年在暑期进行国学文化、礼仪知识、乡土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活动开展17年,受益青少年超1000人次。 如今的何斯路村,既保留着乡村的美丽与质朴,又流动着文明的内核与动力,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经济,在这里互为支持,共同发展。 将乡村变成“香”村 志成湖畔,一家音乐教育基地里歌声阵阵;村边的田地里,幼儿园小朋友正在观察羊如何吃草;居民楼前,外贸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线上和日本客人谈生意;走进村里的小巷,你能偶遇到操着全世界口音的人……优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营造了何斯路村良好的营商环境,带动产业提升、融合发展。目前,何斯路村内有小微企业68家,涵盖教育、贸易、加工、科技等多种类型,还不断有新业态、新村民慕名而来。 近年来,何斯路村大力用文化和教育产业做支点撬动村庄资源。积极引入特色幼儿园——一朵幼儿园。园长王群一将何斯路村90亩缺水的荒地,打造成孩子们自然教育的课堂,让孩子们尽情“撒野”。此事一度登上了网络热搜,“一朵”被称为“大自然幼儿园”。他说:“农村车少人少,土地宽广,对孩子来说安全又友好。何斯路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各种优质的体验场所,可以开展丰富的课程。” 2024年,乡村研学火爆,何斯路村也成为热门目的地之一。“之前我们曾一次接待过2000多人的研学团队,村里的老人都成了‘乡村教练’,教大家割稻子、打稻子、包粽子、酿米酒。”在何允辉看来,教育产业与美丽乡村深度结合,前景无限,大有可为。 除了“引进来”,何斯路村还积极做好“走出去”工作,推动教育外向型发展。目前,已有众多高校及党政机关在何斯路村设立培训基地,如“清华大学浙江义乌何斯路远程教学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调研点”“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博士生研训点”“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点实践基地”等。 作为义乌乡村振兴的样板,何斯路村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景观村落”“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级生态文化村”“国家级最美乡村试点村”“浙江最美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何允辉说,何斯路村的发展是义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义乌的一个小山村也可以让老百姓过上高质量生活。在他看来,何斯路村发展最大的秘诀就是:充分发动村民的力量,产生自下而上的变革。当每一位村民都意识到自己就是乡村的形象、代表与主人,全民都参与到乡村振兴这项伟大工程中来,乡村也就充满了活力与未来。 |
GMT+8, 2024-12-9 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