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听障青年杨继承活出“有声”精彩

2025-3-13 08:47

摘要: 昨日上午,记者推开了北苑街道建设三村6号楼一家咖啡店的门,店内的咖啡师杨继承正埋头做着咖啡。每当有顾客进店点单,他都会习惯性地看着顾客的嘴巴,通过唇语了解顾客的需求。“他虽然有听力障碍,但‘看’得懂我 ...


昨日上午,记者推开了北苑街道建设三村6号楼一家咖啡店的门,店内的咖啡师杨继承正埋头做着咖啡。每当有顾客进店点单,他都会习惯性地看着顾客的嘴巴,通过唇语了解顾客的需求。“他虽然有听力障碍,但‘看’得懂我们在说什么,读唇语可是他的强项。”杨继承的妻子朱浔丽眼里满是欣赏。

当过画师,跑过滴滴,做过外卖员,虽然身处“无声”的世界,但杨继承的人生精彩得像一场“有声”电影。父母的托举、妻子的支持,以及自己不服输的努力,如今,杨继承如愿实现了“在城里开咖啡店”的梦想。

“无声”世界里照进N束光

杨继承1989年出生于赤岸镇柏峰村,不久,父母就发现他有听力障碍。“喊他没反应,真的很着急。”杨继承父亲杨武胜告诉记者,他们跑了许多医院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接受现实。通过多方打听,杨武胜决定把儿子送到兰溪一家语训学校学习唇语。

“他不会手语,只会唇语。”杨武胜说。12岁时,杨继承学唇语归来,回义乌普通小学就读。读书时,杨继承比同年级的学生要年长,但他戴着助听器,靠着“读唇语”的技能,很快就融入班集体。在“无声”的学习生涯里,杨继承爱上了画画。从初中到高中,他参加过许多绘画比赛,屡屡获奖。

这一技之长,仿佛一束光,照亮了杨继承的就业路。高中毕业后,杨继承顺利进入义乌华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习。一年后,他又进入王斌相框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画师。纯手绘的画功格外考验人的心性,但杨继承坐得住,学习能力也强。后来公司需要学习刀画,他也是最快学会的那个人。

“我和他是初高中校友,一起学画画的,没想到后来还成为同事。”朱浔丽告诉记者。缘分仿佛另一束光,照亮了杨继承的世界。2011年,杨继承和朱浔丽结婚,并生育了一儿一女。生活这张白纸被他们绘上了绚丽的色彩。

跌跌撞撞走上艰苦创业路

“画了十年画,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不想画了,想赚更多的钱养家。”朱浔丽至今记得,2016年,生完二胎的她负责在家带孩子,兼职做手工活,杨继承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出门兼职跑滴滴。后来他又买了一辆电瓶车,转行当外卖员。对于听力障碍者来说,跑外卖最大的难题就是沟通。“为此他配备了两部手机,一部用来接单打电话,另一部则语音生成‘你好,你的外卖到了’,他连跑外卖都比别人付出更多。”朱浔丽感慨道。

后来,杨继承干脆辞职,全职跑外卖。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朱浔丽则推着婴儿车,在佛堂摆起了地摊。那几年,杨继承每天在风里雨里穿梭,常常磕碰受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换来了每月不菲的收入,杨继承跑外卖期间每个月有6000元到8000元的收入,旺季更有上万元收入。送外卖的辛苦,父亲杨武胜看在眼里,心疼不已,他经常劝儿子改行,杨继承默默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我回家,突然看到家里多了台咖啡机,一问才知道,他自己边跑外卖边自学做咖啡好久了。”朱浔丽说,当时还有外卖员到家里取咖啡,没想到杨继承已经不声不响地开始接单了。

家人们得知这个消息,都特别开心。2022年夏天,杨继承的咖啡店在佛堂镇建设东路正式开业。他的创业路终于走上了正轨。

创业成功后立志帮助更多人

“哪怕开了店,他也闲不住。”这是朱浔丽对丈夫的评价。杨继承用心钻研咖啡新品,通过购买品牌咖啡材料,上网自学,成功做出令人满意的咖啡,有些咖啡甚至成为店里的招牌。为了节省成本,杨继承坚持自己配送,店里空闲时,他还兼职给别的咖啡店送单。

在佛堂开咖啡店的日子,杨继承慢慢积累了经营店铺的经验。随着生意越做越好,杨继承又蠢蠢欲动,得空之余,他跑到城里寻找新的店铺。“他想在城里开咖啡店,并一直在为此努力。”朱浔丽说。今年春节前,杨继承拉着朱浔丽来到城里,一眼就相中了位于建设三村的店铺。

“这店铺之前就是咖啡店,装修基础不错,租金也比第一排店铺便宜,门口还有个小院子,可以喝喝咖啡、看看书。”朱浔丽开心地说。在父母的支持下,杨继承把佛堂的咖啡店转给妹妹,并租下了这间店铺。从改装、设计、买物料,经过10多天的简单装修,咖啡店终于开启试营业。

“他还自己研究,开了美团、饿了么、拼好饭等软件的线上点单业务,刚上线就订单不断,做咖啡都忙不过来,他再也不用自己跑外卖了。”朱浔丽欣喜地说道。试营业第一天,咖啡店接单量就达到了70多单。“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苦日子熬过来了,只想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朱浔丽告诉记者,她现在也到咖啡店给杨继承帮忙,希望打下好的口碑,这才是对顾客最大的尊重。

“一路走来,父母都在帮衬我们,无论是带孩子还是看店,都很辛苦。”杨继承用打字的方式告诉记者,他想把这家咖啡店做好,将来回报父母,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值得一提的是,杨继承和曾经一起画画的聋哑同事拉了一个微信群,方便大家互帮互助。“这几天每天都有聋哑朋友来店里光顾,支持我们,真的很感动。”朱浔丽说。杨继承还为聋哑残疾人提供优惠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残障人士。

“叮咚,订单来了。”店里,接单的提示音响起,杨继承看了眼订单信息后,立马着手做起了咖啡,随后,外卖员进店取餐,朱浔丽则在一旁帮忙打包。这家咖啡店,正往外冒着蒸蒸日上的烟火气。

采访札记:

义乌,一座忠义、节义、仁义、孝义、侠义、信义“六义并举”的城市,一座有情有义的城市。

在杨继承身上,我看到了作为听障人士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节操和道义的高尚品德。付出一份劳动,赢得一份收获,他是个坚守节义、遵守信义的人。他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一单单外卖是跑出来的,一杯杯咖啡是做出来的,没有敷衍,只有真诚。

“他学什么都很快,包括修理家电、安装家具等。电器需要修理时,只要有他在,我就很放心。”作为杨继承的父亲,杨武胜眼中的骄傲和欣慰溢于言表。他深知,儿子虽然听力有障碍,但心灵却很明亮。他孝顺父母,关爱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孝义”和“侠义”。

杨继承的故事在义乌这座城市中,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拂过人们的心田。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义乌这座城市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义巴厨艺争霸赛:“美食+”释放职教发展新动能  点亮“阅读微心愿”  旧物焕新生 绿色润童心  普法宣传进市场  义乌高架进入 “月季时间”  

义乌网

GMT+8, 2025-4-25 06: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