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溪镇商会赴嘉兴南湖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船精神”党建活动。丰富的文物、珍贵的历史图片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将会员们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呈现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6月28日,在义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红色润童心 薪火代代传”建党节活动举行,孩子们通过观看影片《鸡毛信》和制作“星星向党”主题手工灯,让红色故事深深印入脑海,爱党爱国情怀悄然扎根心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为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义乌各地党员、群众纷纷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铭记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义乌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浴血奋战、热血奋斗的动人事迹,已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载入史册。 恰逢“七一”,让我们再次翻阅浩瀚的红色史册,回望义乌百年党史的壮阔画卷,缅怀时间长河中沉寂的“无名先辈”,不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 “义乌大事记”中必须铭记的“七一” 据《解放军报》等媒体报道,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由于长期处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没有进行有计划、有规模、有程序且公开的纪念建党活动。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明确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而“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当年7月1日,延安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放假一天,召开报告会等,热烈庆祝建党20周年。 在“义乌大事记”中,关于“七一”和庆祝建党活动的记载条目繁多,特从中摘取了重要日期的代表性内容—— 1944年正值抗战时期,7月1日,庆祝党的诞辰军民大会在金东溪口召开,正式宣布“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第八大队”的番号。 1988年是颇具纪念意义的一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义乌撤县设市。7月1日,经省委组织部批准,中共义乌县委改为中共义乌市委。当天,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作出《关于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有关问题的决议》。 时钟拨到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义乌市委发出文件,决定开展以“为民办实事,为党增光辉”为主题的庆祝建党系列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举行党的基础知识竞赛,召开纪念大会,举办文艺晚会、学术研究会,开设广播、电视系列讲座和报道;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开展“七一”文学作品征文评奖,编辑建党70周年征文作品集;拍摄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义乌两个文明建设伟大成就的电视专题片等。 香港回归纪念日也是7月1日。1997年“七一”前后,全市开展了“庆祝党的生日,喜迎香港回归”系列活动,大力宣传76年来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宣传“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01年6月中旬开始,义乌举行庆祝建党8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红星颂”大型史诗歌舞晚会,分四个篇章演绎了“高歌颂党恩,豪情向未来”的主题,弘扬“激昂奋进、自豪自信”的主旋律。十年后,义乌市委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市领导给受表彰的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十大商城先锋和“发展强、党建强”先进单位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信仰的力量》永远缅怀的浴血身影 《信仰的力量》一书汇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5位义乌革命烈士传略和烈士英名录,以及71个小故事。该书以解放军著名评论员伍正华的代表作《信仰的味道》为序言。文中引用了恽代英的话,让人印象格外深刻:“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敢为先驱第一人”吴溶泗、“革命不怕死 怕死不革命”吴溶品、“义乌第一任县委书记”朱鸿儒……书中记载了不少耳熟能详的先辈传略,也有许多仁人志士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金华县委决定在铁路段成立党支部,计划吸收一批‘读书会’的积极分子入党。8月,楼绍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牺牲在上饶集中营的养路工》一文记载,楼绍洪是浙赣铁路工务第一总段金华工务第三分段的一名养路工,在铁路支部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了宣传抗日、张贴标语、分发传单、组织群众向新四军捐献慰问品等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初夏,形势日益恶化,一时工潮四起,使铁路当局深感不安,开始全路搜捕共产党人。7月初,楼绍洪被捕,押送至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 “皖南事变”发生后,上饶集中营关进大批新四军官兵,成立了“军官大队”,办起了“特训班”。楼绍洪等10多名铁路难友被编入“特训班”,参加“二操三讲堂”的受训洗脑。特务们多次逼他自首,但他坚信抗日救国是无罪的,无错可认,始终没有在敌人的酷刑下屈服。最后在监狱的苦刑苦役的折磨下病倒了,1941年4月,他牺牲于狱中,年仅35岁。 1939年,金开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抗日军中马前卒”。1942年5月,义乌沦陷。党组织决定在金东义西开展武装斗争,敦实身材、戴一副近视眼镜的金开明成了得力的军事骨干。他为人勇敢、正直,在抗日武装第八大队的初创阶段,参加搜缴武器、除奸反霸等行动,总是冲闯在前,曾被流氓赌棍刺了一刀。 当年9月,八大队第三中队成立,金开明受党委派到三中队任中队附。次年5月21日,时任金华县谍报组长的徐正章返回老家活动。得知这一情报后,三中队支部研究决定连夜捉拿徐正章,因病躺在床上的金开明争着要去。晚上9点左右,他与中队长施鸣许带4名短枪队员出发了。六人摸到徐正章家,迅速在窗前、大门各布置两名队员,然后他和施鸣许冲进门去,一把捉住徐正章,两支手枪同时顶住了徐的前额和后背。门外的队员听见徐正章哆嗦的说话声,知道已经得手。正高兴间,突然枪响了,队员们冲进去时,只见徐正章已死,金开明下腹受伤。他终因伤势严重牺牲,时年仅27岁…… 这些故事每每读来,都让人唏嘘感慨:正是千万个“楼绍洪”“金开明”以血肉生命为代价,才为吾辈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而更让人动容的是,在“烈士英名录”里,还有300多个只标出姓名、出生、任职、牺牲年月等信息的条目式烈士名单;甚至,还有空剩名字的烈士名单。 新中国建设时期涌现的热血党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浏览《人民日报》1949年以来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里面记载了不少义乌共产党人为建设新中国身先士卒的奋进事迹—— 1960年9月13日3版,报道了“程朝元领导群众刻苦钻研掌握了灭虫规律”的故事。程朝元是义乌县苏溪公社副社长、红焰生产队党支部书记,他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八年如一日地领导群众坚持大搞科学研究,与虫害开展无情的斗争,把历史上虫灾较严重的红焰生产队,变成了全县第一个“无虫队”。 《突出政治 朝气蓬勃——浙江省义乌县下娄大队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的过程中出现的故事》刊登在1971年6月19日3版,其中,“不见面的指导员”大队党支部书记楼新荣和好姑娘高水英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1970年4月,知识青年高水英从杭州来到下娄大队插队落户。当了一天饲养员,她就受不住猪粪的脏和臭,打起了退堂鼓。这时,饲养员骆守南为了救活小猪,口对着小猪的嘴巴进行人工呼吸的场景,让她羞愧得满脸通红。此后,“高水英变了!”有一天,为了给患白痢病的小猪喂药,她被弄得全身都是猪粪。有人问她:“臭不臭?”她自豪地回答:“只有臭思想,没有臭工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1984年2月5日,《调查研究得来的启示——浙江义乌县委书记抓教育纪实》一文,以大篇幅报道了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热衷调研的优秀事迹—— 合作乡起鸣大队有个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户金序龙,他是初中毕业生,订阅了7种科技杂志和许多有关养貂、养金鱼、种花的专业书籍,并以这些书籍为师。联合乡新厅大队粮食专业户陈杰尧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每亩成本比其他社员低四五元。湖门乡办了一所业余农业技术学校,既教文化,又教农技知识,很受群众欢迎,连七八十岁的老农民也成了“旁听生”。全乡过去一年进业余农技校和农技班学习的有400余人,这给全乡带来了经济大发展的好形势……谢高华兴奋地把调查所得的启示向县委常委会作了汇报。大家立即决定:在全县推广湖门乡的办学经验。到当年发稿时,全县已办起了38所业余农技校。 “插上金翅膀才能高飞”,这是谢高华调研得到的第一个启示。当他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时,就得到了启示之二:最好的房屋应该是学校。走访中,他还从“据县土产公司不完全统计,全县光鞭炮就花了50多万元”得到启示,提出“五路进财,各方办学”的口号,全县筹集办学资金158万元;还新建了县教师进修学校,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透过这些片段,“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GMT+8, 2025-7-1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