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拿到了,孩子的学费有着落了!”“分期支付,企业困难解决了!”“有了证据指引,让今后调查处理有方向了!”……近日,得到劳动者、企业主、执法者肯定的答复,义乌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倍感欣慰。 2024年3月,义乌市检察院受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犯罪嫌疑人莫某为义乌某直播公司企业主。审查起诉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因该公司薪资管理不规范,劳动监察部门、公安机关对于拖欠薪资数额计算方式存在分歧,欠薪数额认定困难,影响20余名员工的薪资发放。 对此,检察机关引导侦查,督促公安机关进行电子数据交叉验证,同时补充证人证言,并协同公安机关、劳动监察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精准锁定20余万元欠薪数额,促成欠薪顺利发放。 “辛辛苦苦工作,拿回工资怎么这么难!”“变卖设备仍不够支付工资,我能怎么办!”尽管该案成功办结,但办案过程中劳动者、企业主、执法者的一连串困惑,却像一根根刺扎进办案人员心里。 小案件背后牵涉大民生。为找准破题路径,义乌市检察院以上述案件为切入口,开展了一场抽丝剥茧的调研。2024年6月,办案团队对近三年办理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进行系统性梳理,成立专题调研组走访重点行业、企业,会同相关执法司法部门,共同研判欠薪问题态势、问题根源、执法司法难点,以专题报告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 在此基础上,该院开展守护民生根治欠薪专项法律监督。聚焦小商品制造业等传统加工行业转型升级、直播电商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源头治理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从精准排查风险隐患、强化联动协同处置、畅通法律救济途径、开展多元司法救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明确既要“案结”,更要“事了”“人和”。 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回复并启动全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检察建议发出去了,但检察履职没有停歇。 在规范执法司法上,我市多部门联合出台《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证据指引(试行)》等文件;在健全制度机制上,推动市人社局出台《规范网络安全平台外卖配送用工通知》等长效机制,督促落实“用工实名、结算实薪、支付实卡、数据实时”等动态监管;在强化多元治理上,协同排查项目60多个……一张严密的保障网正悄然织就。 此外,针对企业主和劳动者的疑惑,义乌市检察院联合组建法律服务宣讲团,深入重点街道、重点企业开展解困普法,就“欠薪”问题开展专题普法活动20余场。 守护民生根治欠薪专项法律监督开展以来,义乌市检察院为29名劳动者提供司法救助、帮助240余名劳动者追回欠薪410余万元、将2.7万名在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劳动监察范围,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国检察系统推广。 |
GMT+8, 2025-8-29 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