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吴晗故居:从抗日“堡垒户”到红色文化名片

2025-9-8 09:40

摘要: “这座院落式的民居是史学家吴晗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因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他家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堡垒户’。”碧空如洗的下午,在市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吴跃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上溪镇苦竹塘村的吴晗故 ...

“这座院落式的民居是史学家吴晗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因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他家是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堡垒户’。”碧空如洗的下午,在市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吴跃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上溪镇苦竹塘村的吴晗故居。我们穿过圆形的院门,经过绿意葱茏的小花园,再跨过一道拱门,才走到故居的内院。

身为同村人,又是退伍军人,吴跃明从小便爱听抗战故事。“以前,吴晗家做过第八大队的流动卫生所,左边楼梯上去左侧的那间小房子,曾掩护过第八大队的重要领导人江征帆……”跟随他手指的方向,大家的思绪仿佛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1941年9月,离吴店只有五里地的金东傅村附近的中共金属特委机关被破坏,主要领导人被捕,金属其他一些地方的党组织也遭破坏,江征帆的住所地面临暴露的危险。据《萧萧寒江征帆扬——江征帆在吴店的日子》(收录于《击戈铮铮——义乌八大队抗战史料拾遗》一书)记载:江征帆临危不乱,果断地通知各相关人员,火速转移可能波及的点线,他自己隐蔽到了苦竹塘村的吴晗家中。当时,吴晗不在家乡,他母亲和妹妹在危急关头保护了江征帆。

“吴晗的母亲蒋山荫把江征帆安排住到楼上的一间小柴房里,每天让小女儿吴浦星送餐送水。”吴跃明介绍,当时形势十分严峻,抗日根据地被日伪军重重包围,在吴晗家的隔壁,就住着一名国民党的保长,吴晗家随时有被举报的危险。“小小的柴房里堆着柴垛,木板架了一张床,根本转不开身。江征帆在这里躲了整整三个月。由此可见,为了把侵略者赶出家园,革命先辈们的意志是多么坚强。”

吴晗在还乡散记之《论第八大队》中记载:“我家的房子在村子中是最大最好的一所,有一个时期曾驻过第八大队百多人。母亲告诉我,他们很客气,从不乱动用我们的东西。”文中,还附有一张吴晗家里保存的“自卫谷收据”。上面写着:“今收到……吴滨珏(吴晗父亲)户卅三年八月至卅四年七月,区及乡镇经费在内合计谷伍拾市斤。”落款的第一个名字即为:“义西经委会办事处主任 吴山民”。

“第八大队的给养由‘自卫谷’供给,办法是照各家负担能力每月负担多少谷子,此外别无所取。”书中吴晗接着说,“一年五十市斤的‘自卫谷’经费,较之这十个月来乡公所每月三十市斤的什么经费来说,是轻微到万分的。而且,据我母亲说,的确很轻,别家比我家还要少。不止如此,第八大队还协助流亡的县府,替他收粮,作流亡经费呢!”

岁月更迭,硝烟已逝。吴晗故居作为首批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场所。

如今,吴晗故居、吴晗史学馆和“蝶恋花”真情馆互为依托,互相辉映,构筑了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引领苦竹塘村文旅产业不断发展。每年,苦竹塘村吸引超10万人次前来瞻仰、研学。

苦竹塘村党支部书记吴伟贤介绍,在新的村庄规划图中,2.5万平方米的示范村核心区域内,设置的艺术设计和文创体验区别具一格,颇有吸引力。这里深入挖掘苦竹塘村索面、泥塑、棕床等传统手工艺和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特色“艺术产业链”。与此同时,苦竹塘村联动周边红色景点,构成15分钟研学步行圈,变“遗迹景观”为“致富景区”,打造农文旅共富集群,为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90后”药剂师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8000平方米“共富大棚”交付投用  助农抢收  苏溪镇党建品牌路演亮点纷呈  新一轮社区合伙人招募计划启动  摘得1金2铜 市城镇职校全国赛事获佳绩  

义乌网

GMT+8, 2025-9-8 14: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