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的孩子就只能呆家里。”9月10日,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来自贵州的流动儿童家长杨女士连声道谢。这是我市通过“类添翼计划”等创新举措,破解流动儿童“康复难”“入学难”问题,让新义乌人子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 据悉,本期“类添翼计划”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暑期集中干预与长期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为流动儿童群体提供阶段性、阶梯式支持。 近年来,我市依托“浙里护苗”数据平台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组织开展摸排,确保全市11.69万名流动儿童“一人一档”。在政策层面,我市将流动儿童纳入困境儿童探访关爱考核,迭代出台教育、医疗等31项在义流动儿童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前段时间,在稠江街道,来自四川的务工者张先生通过手机端“浙里办”提交材料,仅3天就完成孩子入学手续。 目前,“类添翼计划”已形成“政府主导+慈善参与+专业支撑”的可持续模式。该计划的深化推进,既是我市落实特殊儿童关爱政策的具体实践,也是探索流动儿童保障机制的创新举措。 |
GMT+8, 2025-9-12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