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抬、一拉、一调,10秒就能实现躺睡。”9月10日中午,在绣湖中学八一校区的教室内,初一学生唐宇博熟练地操作着躺式课桌椅,将原本用于学习的座椅缓缓展开,靠背放倒至170度,顺势拉出腿托,一套“午休装备”迅速就位。盖上自带的小毯子,他很快进入了梦乡。这样温馨的午休场景,正是义乌中小学午休躺睡实践的真实写照。 随着2025年9月《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出台,午休躺睡正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新契机。近日,记者走访义乌多所中小学发现,从新校区的“170度躺式课桌椅”到老校区的“午休折叠板+宿舍”组合,各校正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午休方案,纷纷在空间利用、成本平衡、设施迭代等方面,持续实验优化。 差异化探索: 从“一椅躺睡”到“多元选择” 走进绣湖中学八一校区的教室,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课桌椅与传统款式不同——桌面可向上翻转,椅背后仰角度可自由调节,下方还设有杂物盒和挂钩。“这套桌椅是今年学校新建时统一采购的,专门适配午休的需求。”校区负责人陈桦涧介绍,学校共有26个班级、1300余名学生,今年已投入1500套这种新式课桌椅,实现全校覆盖。更贴心的是,桌椅高度可根据学生身高灵活调节,桌下空间能满足腿部自由活动,“展开后长度可达1.5米左右,哪怕是身高较高的学生,也能舒展身体休息。”学生唐宇博告诉记者,“以前趴着桌子睡,醒来手臂又麻又酸,现在能躺着睡,下午上课精神好很多,听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 与新校区的整体配置不同,北苑中学则根据自身“寄宿制”特点,采取了分类安排的方式。该校共有2400余名学生,不同年级的午休形式也有所不同。“七、八年级的教室空间有限,难以容纳全班学生同时使用午休折叠板或午休折叠椅,我们就根据学生意愿安排其到宿舍午休。”政教处主任张旭东解释道,“学校利用现有宿舍资源,也为走读学生配备了午休折叠椅,宿舍里还配有空调和生活老师,学生可以躺在床上休息,环境比教室更舒适。” 九年级学生则有了更多选择。在北苑中学九年级的教室里,记者看到两种午休设施:一种是可伸展的午休折叠板,展开后能搭在课桌上形成简易躺床;另一种是轻便的午休折叠椅,可直接放在教室角落。“我们采购了700套午休折叠板和757套午休折叠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张旭东说,为了保障午休质量,学校还专门成立管理团队——48名班主任分管班级和宿舍,4名宿管员负责日常管理,政教处和值周老师轮流巡逻,确保学生能有完整且舒适的午休时间。 稠城中学同样采用“躺式课桌椅+午休折叠板”的模式,根据教室空间大小调整午休安排。目前全校共购入1400套左右躺式课桌椅与午休折叠板,其中七年级4个班级因教室临时设置在110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优先配置了躺式课桌椅;其他班级因空间有限,采用了午休折叠板。“折叠板使用面积更小,收纳也方便,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布局。”稠城中学老师吴芳琴告诉记者,虽然午休折叠板相对简易,但学校通过优化教室布局、细化午休纪律管理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午休体验。 待解决课题: 新国标下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空间特点,开展了多轮午休躺睡模式的自主探索,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午休装备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作出规定,让午休课桌椅更舒适、安全、耐用。因而就有了今秋我市学校午休“一标多样”的生动场景。 据统计,2021年以来,义乌已采购午休装备共计11.3万套,其中2025年采购3.92万套,目前覆盖学生约20万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午休躺睡全覆盖。不过,在新标准实施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从“有地方睡”到“睡得舒适”,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 空间限制是首要瓶颈。配备躺式课桌椅对教室面积有一定要求,据校方测算,每个教室至少需要80平方米才能保障学生躺睡不干扰、过道通畅。不过,目前多数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在60平方米至70平方米,近50套课桌椅已占据大部分空间,若更换为展开后体积更大的躺式课桌椅,不仅过道会较为狭窄,学生起身、调节桌椅时还可能发生磕碰。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虽然新国标为午休设施升级提供了方向,但校园空间改造需要时间和资金,短期内难以全面铺开。 成本压力同样是学校面临的现实难题。从市场情况来看,一套躺式课桌椅价格在400元至600元,明显高于传统课桌椅。“绣湖中学八一校区新采购的桌椅,成本均由财政拨款支持。”陈桦涧介绍,对于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一次性更换所有课桌椅,资金压力较大。除了采购成本,午休设施的“隐性成本”也不容忽视:折叠板的绑带、卡扣容易因频繁使用而磨损断裂,躺式课桌椅的调节杆、腿托滑轨可能出现卡顿或损坏,这些日常维护与定期更换的支出,长期下来对学校经费也是不小的考验。 而在实际使用中,细节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午休体验。部分使用午休折叠板的学生,每天午休前都要先清空桌面物品,再固定折叠板,操作过程不仅耗时,还可能干扰相邻同学;有学生反映“绑不紧容易晃动,也会影响休息”。一些躺式课桌椅虽然调节便捷,但也有学生反映“椅面偏硬,躺睡的时候稍微有点不舒服”。 全领域优化: 多方协同推进“舒适午休” 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教育局、学校与生产企业正联动发力,从各自职责出发制订应对方案,推动中小学午休体验从“可躺睡”向“睡得舒适”稳步升级。 作为直接面对学生体验的学校,主要从现有设施的优化管理入手。“今年我们统一采购了1400套左右的午休设备,现在全部更换不太现实,所以重点放在了使用管理上。”稠城中学老师吴芳琴介绍,学校通过细化午休纪律、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使用流程。比如针对折叠板固定问题,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并持续关注学生身体感受,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午休质量,促进健康成长。 市教育局则从政策规范和资源保障两方面提供支撑。“国标发布后,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对照修改了原来的省标。在后期的午休装备采购中,我们将按国标参数检测验收。”市教育局计财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新建与改扩建学校,将在前期设计阶段就融入午休躺睡需求,提前谋划设施布局与形态,确保投用前配齐合规午休装备;而针对现有学校,则采取“一校一策”策略,综合考虑各校教室空间、年级段等因素来选择午休模式,推进改革,先实现“能躺睡”,再逐步根据学校发展迭代午休模式。 午休课桌椅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推进产品更新。企业积极对照新国标优化设计,并结合学生使用的实际反馈,在操作便捷性、环境适配性、安全防护等细节上进一步优化,解决日常使用中的痛点。此外,随着“小班化”教学趋势日益明显,企业也着力研发更灵活的可组合、支持多功能集成的新型课桌椅,既能满足多元教学场景需求,又能快速展开为午休躺椅,实现“一课一用、一椅多能”,为未来学校的午休设施升级提供更多可能。 从“可躺睡”到“睡得舒适”,义乌在校园午休改善方面的探索仍在稳步推进。通过多方协同发力,持续投入资源、创新方法、优化设计,我市正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更为舒适的午休环境。 |
GMT+8, 2025-9-17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