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构建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机制,调解仲裁人才保障及智力支持合作”签约仪式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市劳动仲裁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以及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达成共识,联合建立专项合作机制,为义乌涉外劳动权益保障与国际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义乌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因语言文化差异,争议调解难度大,现有解决渠道专业化与跨部门协同性不足,构建新机制成为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必然需求。 签约仪式上,市劳动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领域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新机制的改革工作情况,清晰阐明了合作的核心方向与目标;随后,高校相关学院领导依次发言,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介绍了前期为合作开展的筹备工作,为后续深度协作夯实基础。随后,各方代表签署协议,市劳动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为外籍调解员、指导专家颁发聘书。 根据机制分工,市劳动仲裁院将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开展中国劳动法规普及,聘请符合条件的高校外国留学生担任调解员,同时为高校法学学生提供案例分析与裁判思路交流;高校引导外国留学生参与“以外调外”,提供小语种翻译与语境分析,发挥法律专业特长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法律指导,并深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此外,合作各方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问题、细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此次合作,是落实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要求的有力举措,将为涉外劳动争议处置提供专业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助力构建和谐涉外劳动关系,进一步擦亮义乌国际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市劳动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
GMT+8, 2025-11-4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