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好的信用这么值钱,额度提高了,我们不用再额外申请商业贷款,直接享受了公积金首套房2.6%的低利率,实实在在省下了一大笔利息。”日前,买下秦塘名邸新建商品房的吴先生和秦女士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这对连续缴存公积金满6个月的双职工夫妻,购买首套房时原本最高可申请13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得益于两人优秀的信用记录:吴先生信用分113分、秦女士112分,均远超105分的激励门槛,公积金贷款额度在130万元的基础上上浮30万元,最终贷款金额达160万元。 吴先生夫妇享受到的便利,正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化“信用变现”改革释放的惠民红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持续深化构建公积金信用管理体系,将个人信用深度融入住房公积金服务,实现信用价值向民生实惠的有效转化。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据职工信用状况,建立了A级(守信)、N级(提示关注)、B级(一般失信)、C级(严重失信)四级分类评价体系,并与贷款额度紧密挂钩。对于像吴先生夫妇信用良好、达到A级且信用分在105分以上的职工,系统会自动调取其“信用义乌”平台数据,在基础最高贷款额度上,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上浮奖励。整个流程无需职工额外提交证明材料,还可享受优先审批和放款服务,大大提升了效率。今年以来,我市已有293名守信缴存职工受益于此,累计提升贷款额度6903.8万元,增幅达14.6%。以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预计将为这些职工节省购房利息支出超528万元。 在大力激励守信的同时,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筑牢失信管控防线。明确将骗提骗贷、逾期还款、贷款后停缴公积金等列为重点失信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对失信职工,不仅会扣减其综合信用分,并将不良信息推送至市信用办进行联合惩戒,有效维护了公积金资金安全。 为体现制度的温度与公正,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了信用等级动态调整与修复机制。失信职工在履行完相关义务(如行政处理决定、司法裁判等)、消除不良影响,且自不良信息认定之日起满1年且无新同类不良记录的,可提交材料申请信用修复。依托“信用义乌”平台的数据支持,实现对职工信用的常态化监测和等级的实时更新,全面保障信用评价结果的精准有效。 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深化信用管理,将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贷款额度和利息优惠,让信用真正变成职工购房的“真金白银”。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缴存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有效提升了公积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成为我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注脚。 |
GMT+8, 2025-11-20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