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新生儿(0-1月) 查看内容

新生儿夜啼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2011-9-9 14:35

摘要: 小儿夜啼俗称闹夜,夜啼郎就是指白天睡,晚上醒而啼哭的孩子。婴儿夜啼忽视不得,它不仅给家长的休息带来了困扰、影响邻居,孩子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变慢。

    

                                            

     通常都说“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高”,这是完全正确的科学事实。人体的生长要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对人体各种组织尤其是蛋白质有促进合成作用,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使人增高。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生长停滞。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量最多,若夜啼时间一久,势必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因而就影响到了孩子身长增加的速度。

      婴儿夜啼最初是生物时钟上的原因,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昼醒夜眠的条件反射还未建立,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发哭闹。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生后15天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逐渐开始形成,当白天睡得过多时,夜间就会哭闹不止。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或太冷、太热,太闷也会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一次性尿布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皮炎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妥善安排生活秩序,白天不要让孩子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刺激,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要革除半夜再吃一顿的习惯。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因疾病夜啼的要及时治疗。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一站式”打通城乡供销互助路径  上溪与稠城携手共创党建联建新模式 竹板一打声声响 消防安全听我讲 义乌消防有支“快板宣传队”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义乌网

GMT+8, 2025-7-7 2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