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婴儿期(1-12月) 查看内容

分析宝宝不长个儿的原因

2011-9-14 15:06

摘要: 宝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

     宝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身高,是父母们尤为关注的一个判断指标。很多父母看到宝贝长得慢,个子比同龄宝贝矮,就非常焦急,担心宝贝的健康有问题,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专家指导:

     怎样判断宝贝身高是否长得慢

     出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长3.5厘米;

     出生后3-6个月,平均每月长2.0厘米;

     出生后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0-1.5厘米。

     专家提示:

     宝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长10厘米,第3年平均长8厘米。如果你的宝贝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断为长得慢。

     常见原因1: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对子女身高会有重要影响。因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称为“家族性矮小”,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曲线平行,但始终是在低限。

     干预对策

     1、注意合理营养。不偏食,少吃零食,尤其在餐前1-2小时不吃糖果或喝饮料,保持良好的食欲。食欲好,吃得好,营养合理,才能为长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

     2、经常运动。运动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身体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正常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生长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有一种病称为“情绪剥夺侏儒”,就是因在儿童期受到歧视、虐待造成的。一旦改变环境,儿童又会正常生长。

     5、找专科医生检查。家族性矮小儿童不要任意用药,有些药可使骨骺早闭合,生长潜力耗尽,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这是值得家长们警惕的。

     6、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宝贝到3岁时,身高还低于下限值水平,应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诊断为特发性矮小,可以试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好。

     常见原因2:小于胎龄儿

     是指足月出生的宝贝,但体重小于2.5公斤或身长低于47厘米婴儿。由于患病或孕期进食少等原因,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出生后身材矮小。不过,大多数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养,有追赶性生长现象,2岁前可以达到正常儿的身高。如果到2岁时身高仍矮于正常水平,其中的80%将达不到****的正常身高。

     干预对策

     1、加强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预防贫血和佝偻病;适当补充锌剂,有利于追赶性生长。

     2、生长激素治疗。如果宝贝2岁时,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研究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常见原因3——营养不良

     各种营养素是宝贝长高的物质基础。3岁前是宝贝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如果在这一段时期奶量不足,或不能及时添加辅食(有的1岁后才添加辅食),宝贝的身高增长便会受到影响。

     干预对策

     1、合理喂养。宝贝1周岁前,合理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给宝贝断母乳后,要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

     常见原因4——严重疾病

     如果宝贝罹患某种先天性疾病,也势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干预对策

     宝贝身材矮小要及早发现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生长速度恢复正常,预防矮小。

     常见原因5——内分泌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现在,每个宝贝在出生时都会经过国家法定的筛查,常用足跟血检查。如果查出阳性,怀疑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必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立即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可使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完全正常。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2、生长激素缺乏症

     这种病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表现为生长非常缓慢。这种病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采用生长激素治疗有特效,第一年便可以长12-13厘米。如果治疗早并坚持治疗,成年后完全可以达到正常身高。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凝聚人道力量 传递博爱情怀  300多名志愿者参与“5·8人道公益日”活动

义乌网

GMT+8, 2025-5-10 22: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