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婴儿期(1-12月) 查看内容

掌握三类问题令早教事半功倍

2011-11-21 14:32

摘要: 度过了第一年忙忙碌碌的养育期,我们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跟不上孩子的成长脚步了,带给我们的挑战也与日俱增——

喜欢说 “不要”、“不行”,跟家长对着干,一点儿也不听话;

约好了去商场时只买一件玩具,结果还是看到喜欢的就赖着不走,哭闹;

家里买了不少书,但就是不爱看,只对玩具或电视感兴趣:

……

面对第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你的批评教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激起更高一级的反抗?

面对第二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你的妥协只会令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

面对第三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你的做法永远只会让你的希望成为一厢情愿?

看到这里,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可能不经意间犯下了很多的错误,我们甚至会对随后的一连串提问感觉惊讶,原来这些看上去理所当然的做法居然会对孩子产生这样的影响!但我们并非教育专家,如何能够准确把握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如何预知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掌握最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何找到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利工具?

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只需将其归为三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找到所对应的解决办法,就可以轻松踏上早教之路。

第一类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

一向听话的丁丁2岁后突然变成了“拧脾气”,最喜欢说“不要!” “不行!”,家长说东,他说西,什么都要和家长对着干,一点也不听大人话,让人又着急又生气。

这类问题十分常见,家长最容易把它们当作孩子的缺点,要么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要么产生紧张或焦虑情绪:爱打人、抢玩具、认死理、怕生人、爱逞强。殊不知,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代表着孩子在某个年龄段某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家长错过它,就会丧失这种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机,日后要想再弥补,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严重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就像问题中的丁丁,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在2-5岁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叛逆”。如果家长把这种“叛逆”作为负面问题来对待,并且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态度,则不但不能够令孩子变得听话,反而会压抑了他的自我意识发展,影响其今后完整人格的建立。

专家总结:这类问题非但不是坏现象,反而是提醒家长:孩子某方面的能力正处于最佳发展的敏感期,属于“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尊重它,找到正确的方法对待它,使用恰当的工具解决它。

12下一页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凝聚人道力量 传递博爱情怀  300多名志愿者参与“5·8人道公益日”活动

义乌网

GMT+8, 2025-5-10 05: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