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幼儿期(1-3年) 查看内容

育儿提醒:宝宝冬天忌大补

2011-12-12 10:55

摘要: 中医认为,宝宝为“稚阴稚阳之体”,又是“纯阳之体”,平时的饮食不能太补,不宜使用温阳药物,常用的补血、补气的药材也需要辨证用药,需要注意分量。

补阳补阴破坏宝宝自身身体平衡

黄启辉说,一般而言,健康的宝宝是正常体质,并非阳虚或阴虚,所有的壮阳、滋阴都不要用,用了反而会破坏阴阳平衡。如果真要补,就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把握用量,不要觉得反正是汤水,而不是药,喝多少无所谓。其实,既然加了中药材,那么汤就成了药汤,用不对的药就是毒药。而且孩子病一好,就应该停止使用。

提醒

黄启辉副教授说,临床中还特别常见的是一些昂贵或难得的药材,家长觉得是宝贝而给宝宝服用。比如羊胎盘、人胎盘等,常有家长过来问,我好不容易弄到这个东西,能不能给宝宝吃。其实,胎盘里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对宝宝特别是围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吃这类食物会引起性早熟。此外,常用的人参、鹿茸、蜂皇浆等都是含有性激素的药物,孩子长期服用会导致性早熟,身体会提早发育。

保护阳气,勿用苦寒药

黄启辉副教授提醒,对孩子而言,阳气为身体健康之本,家长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阳气,尤其是需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苦寒的药物。如看到中成药的说明书里有清热、解毒等功用的多为苦寒药,如果错用了这些药物,那么就会导致脾肾受损。此外,西医里的抗生素,也会造成小孩自汗、盗汗、胃口差,相当于中医苦寒之药,家长也不可乱用、滥用。家长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生冷的东西,如雪糕、汽水等冷饮,这也会伤了孩子的阳气。

建议

宝宝煲汤可用健脾药

这么多中药都不适合宝宝使用,那么平时想给宝宝煲些汤水,可以用什么药材呢?黄启辉副教授说,健脾胃的中药,都能给宝宝用。脾胃好了,宝宝的体质就上去了,自然就少病少痛,平安长大。

常用的健脾胃中药有党参、谷芽、麦芽、山楂、独脚金、淮山、茨实、莲子、茯苓等,这些药材有健脾开胃、消滞的作用,对脾胃虚弱的孩子,可以常常煲点喝,份量也无需太多,3岁以上的孩子每次10—15克便可以了。还有太子参,又叫孩儿参、童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对宝宝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干等症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平时也可以用来煲瘦肉汤给宝宝喝。

伤风感冒未愈不能补

冬季节,容易感冒,黄启辉副教授提醒说,宝宝一般肺弱,外感风邪、痰湿未清的时候不能补,有的家长太爱护小朋友,感冒没有好,就急急忙忙地想补回感冒拉下的虚弱,但这样恰恰会造成外感存内,宝宝的感冒反复不愈。

比如黄芪,补气效果明显,有人用来医治小儿盗汗。而感冒的宝宝出的汗会比往时多,有的家长就用它来煲汤给宝宝喝。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恰当,黄芪性温,感冒未清,不能使用,除非是明显的气虚,否则就是日常煲汤,也不能常用。还有的家长自己补血,阿胶、熟地、枸杞、当归都是常用药物,但是这些药对宝宝而言,太过腻滞,除非中医辨证认为血虚非常明显,否则都不能使用。

12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90后”药剂师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8000平方米“共富大棚”交付投用 助农抢收 苏溪镇党建品牌路演亮点纷呈  新一轮社区合伙人招募计划启动 摘得1金2铜 市城镇职校全国赛事获佳绩 艺术无国界 童心共飞扬

义乌网

GMT+8, 2025-9-8 15: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