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其他品质,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说:“书上说要怎样怎样。”“你不听妈妈的,难道还不听书上的吗?”虽然父母的目的出于教育孩子,但是,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过分强调图书中的内容,孩子就会建立这样的观念:“书本上讲的是对的。”这样,很容易在孩子心里建立书本的权威,让孩子产生迷信书本的思想。这种思想极大地妨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挥。问题二:有些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孩子看各种认知类、科普类的图书。刚开始,孩子把书中的观点表达出来时,****肯定是鼓励和表扬的,这样就造成孩子认为书上是正确的。尝到甜头的孩子以后会不断地把书中的观点复述出来,如果每次****都肯定甚至沾沾自喜,一方面,孩子会盲目地认为,只要自己使用书中的观点就应该是对的;另一方面,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过多思考,只要记住书中的内容就可以了。 当有一天,孩子再次复述了书本中不那么正确的东西时,如果****提出质疑,孩子就会捍卫书本知识,于是,问题就来了。 建议: 一、不要过分强调书本 阅读除了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说,仅仅是获取知识只能算聪明,善于思考才是真正的智慧。因此,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应该多与孩子讨论问题,比如:“妈妈认为是这样的,但是,妈妈的想法不一定全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只有不断地鼓励孩子主动去思考,不被****、权威人物的思维所限制,孩子才能够慢慢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会批判地去接受他人的思想。 |
GMT+8, 2025-5-7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