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的作用被家长低估了 他们常认为是“浪费时间”、“孩子自己的事”、“有玩具就行”。 “在幼儿园,孩子能识1000个汉字吗?会做20以内的算术吗?有没有简单的英语会话练习?”每年新生入学,总有家长急切地向老师提这些问题,但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副园长徐则民却从不正面回答,“到我们幼儿园,孩子可以玩100种游戏。”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思南论坛上,幼教专家在交流中发现,家长们更热衷于对孩子进行学前学科知识的培训,而大大低估了游戏对于促进幼儿学习的作用。 超前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上海市教育功臣、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几乎每年都被家长们“围追堵截”,要求幼儿园能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课。为此,郭园长要开上好几个家长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一些家长见幼儿园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带着孩子转战各类兴趣班、培训班,希望孩子多学一些知识,多掌握一门技能,将来入学轻松些。于是,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孩子每天也做起了作业,读读、写写、算算侵占了他们大量的游戏时间。 “家长都希望孩子童年生活幸福、快乐,但是只要一提到学习,这套幸福快乐的论调就立即被抛之脑后,他们恨不得能用最快捷的方式把知识技能一股脑儿灌输给孩子。这种超前训练获得的跳跃发展,是缺乏后劲的。”郭宗莉说,很多时候,孩子是被动地学习,其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被压抑。若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将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甚至聪敏与天分也会随之降低。“其实,这些家长是舍本逐末,忽略了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游戏。” |
GMT+8, 2025-7-6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