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幼教乱象致孩子从小体会对立

2012-1-13 10:47

摘要: 北京昌平区工业幼儿园门口,上百名家长排起了长龙阵。排在第3号的96岁老太太说,这已经是她排队的第8天了。 刚刚过去的周末,家住北京西三环的程女士把女儿送到了门头沟的姥姥家,因为寒假期间,幼儿园的兴趣班都停课 ...

“幼儿园里没了兴趣班就得到外面报班”

兴趣班背后是异化的应试竞争

如果说对于幼儿园的赞助费家长们是“敢怒不敢言”,那么对于《暂行办法》中提到的各种兴趣班,不少家长却是举双手赞同。

去年9月,李女士得知幼儿园开设了兴趣班,家长可以自愿选择,虽然额外交费,但不算贵,于是就给孩子选择了钢琴和跆拳道,“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不少家长跟李女士有类似的观点。

程女士的女儿在幼儿园每天都有兴趣班,周一晚上是科学课、周二晚上泥工、周三智学城堡、周四轮滑、周五还有外语课。“不在幼儿园上,我们也得到外面去上。”程女士说。

一年前程女士给女儿报了外面的英语班,收费比幼儿园高很多,而且从幼儿园出来还要赶到上课地点,经常因为堵车而迟到。

程女士给女儿报这么多班还有一个原因:程女士夫妇下班晚,没法接孩子。没给女儿报兴趣班的时候,请了一个钟点工去接,但是由于很少与老师见面,程女士很难清楚地了解女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这让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更让程女士难受的是,一次她生病在家休息,就亲自去幼儿园接了女儿,“她兴奋极了,见到小朋友就说‘我妈妈来接我了’。”

从那儿以后,程女士把周一到周五的兴趣班都给女儿报上了,“这样不仅能经常见到老师,也能亲自接孩子,一举两得。”

对于幼儿园的兴趣班,幼教专家们一般都持反对态度,认为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其中兴趣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确实,稍加调查就会发现,现在幼儿园所开设的兴趣班中有相当比例是以学知识为主的。

储朝晖认为,幼儿园确实存在孩子放学和家长下班时间有冲突的情况,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幼儿园加开兴趣班的理由。

他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卫星上天之后,美国一度认为自己的教育落后了,于是在中学阶段增加了“实质性课程”,学前增加了“实科课程”,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经过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发展潜力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界一致认定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必须以游戏为主。

专家给出的解释的确有道理,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竞争和大城市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家长仍然坚持把孩子送进兴趣班。

去年9月北京媒体曾经报道,北京市教委曾经于7月叫停了幼儿园兴趣班特长班,禁止其变相“创收”。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有八成的幼儿园照旧开班、收钱。

“不能把魔鬼引向未来”

政府不应该再遵循从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思维模式,而是要保底

专家们普遍认为,整治幼儿教育的乱象,一味的“堵”肯定不是办法,当务之急还是扭转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在这点上,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公益律师田坤认为,当“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呱呱落地时,政府就应该预见到3年之后的入园高峰和6年后的入学高峰,提早整合资源、出台政策,进行准备,等到“入园难”成为事实时再出台政策,不仅不能尽快缓解矛盾,同时还让那些资质较差的民办幼儿园提前占领了市场,又增加了后续工作的难度。

储朝晖也认为,在幼儿园规划的问题上,政府除了要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幼儿园以外,还要尽可能缩小不同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不应该再遵循‘从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思维模式,而是要‘保底’”,政府的任务不应该是办重点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和最好的幼儿园,而是首先要保证最底层的百姓享受到最基本的教育。

“幼儿园的职能之一是融合。”储朝晖说,无论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还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便开始一起游戏,有差异的孩子在游戏中彼此融合。

“但现实的情况是:有权人的孩子上公立园、有钱人的孩子上私立园、农民工的孩子上黑园。”储朝晖说,“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把魔鬼引向未来。孩子从小体会到的就是对立而不是分享和合作,这将会在他们的个性中投下深深的阴影。”

机关幼儿园高额补贴凸显幼教责任缺位

根据广州市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显示,广州8所机关幼儿园获得补贴金额高达7524.21万元。广州曾在2009年表态要逐步取消对机关幼儿园的补贴,但在2009年后机关幼儿园的补贴却逐年上升:2009年4802.02万元,2010年5115.97万元,2011年5754.44万元。

中国拟推幼教专业标准 禁讽刺歧视变相体罚幼儿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就《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部分家长称幼教小学化存在弊端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大多数的家长殚精竭虑。很多家长从幼儿园起,就给孩子灌输小学的知识,认为这样才能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减轻升学压力。幼教“小学化”是科学有效、符合人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还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

12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6 10: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