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男孩胆小爱哭咋办

2013-12-7 13:11

摘要: 【原理】  什么是前庭觉   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功能就叫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接受脸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讯息,进 ...
 

  【原理】

  什么是前庭觉

  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功能就叫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接受脸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讯息,进行过滤及辨识后再传入大脑;二是接受身体各关节及肌肉传来的信息,调整头部的方向及重心,同时指挥肌肉及骨骼做出正确动作,以维持全身的平衡;三是过滤与筛选所有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以保持正常脑压,维持正常的脑功能运作。

  因为人类主要的学习感官,比如视觉和听觉都在头颈部,语言表达的器官唇、齿、喉、舌等口腔发音器官也在头颈部,所以前庭觉的发展与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思维以及专注力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故事】

  “小明来我们园里做感统训练的时候已经6岁,孩子的妈妈说他特别胆小,连其他孩子最爱玩的秋千和滑梯都不敢玩。”义乌智慧树早教园的园长朱春艳介绍说,这个叫小明的男孩非常胆小,对陌生环境不适应,见到陌生人就往爸妈怀里躲。小明妈妈说,小明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玩,家长每次鼓励他去玩滑梯或秋千,他都非常抗拒。更糟糕的是,在幼儿园里小明都不肯上体育课。

  朱春艳说,孩子缺乏自信、胆小,是感统中触觉失调的主要表现。触觉失调的人比较内向,爱独处,不喜欢去户外,怕到人多的地方,喜欢跟特定的人在一起,运动能力不好。就小明的状况而言,除了因为家长过度保护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前庭平衡觉和接收调节信息有偏差,导致反应过敏。他不能适应荡秋千时的摇晃刺激,也不能适应滑滑梯时的速度改变。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他会逃避;如果集体活动时大家都要做某项运动,孩子可能会抵触,实在没办法,只好边哭边做。时间久了,孩子更不愿参与活动,也越来越难适应学校生活。

  【训练】

  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

  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

  三岁前的孩子,如果只是轻度前庭觉不足,而没有其他明显感觉系统发展不足情况,例如只是偶尔摔跤、过独木桥显得特别谨慎、爬上爬下都乐意尝试而只是动作稍慢等,家长应该每天至少提供一到三个小时前庭觉的训练活动。

  如果幼儿的前庭觉发展严重不足,例如常常摔跤、非常不爱动、非常害怕高度或速度的变化、眼睛转动不灵活、过了一岁半还不开口说话等,或过了三岁仍有许多前庭觉发展不足的现象,家长就必须及早送请专家检查评估,接受针对性强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

  朱春艳分享了自己刚刚在香港参加感统培训的心得。她说,前庭觉的训练可以按孩子的感觉需要,在生活流程中进行。比如要加强触觉刺激,早上梳洗时,可用牙刷按摩牙肉,用毛巾抹脸;进食时,可以尝试不同质感或温度的食物;洗澡时,用海绵刷手脚。若要加强本体感觉刺激,可要求孩子自己背书包走路,下午茶时可以吃一些干果。若要加强前庭平衡和本体感觉刺激,放学后可以到公园骑自行车、跑步,爬攀登架、荡秋千或滑滑梯等。这种训练因人而异,家长需要按照治疗师的指导,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

  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在家里设计一些前庭平衡觉活动,主要包括摇荡、弹跳和旋转。速度快的移动可以令精神振奋,速度慢的运动则有平复情绪的作用,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的频率。

  摇荡活动:荡秋千、摇木马、坐翘翘板;

  弹跳活动:坐弹跳球、跳床;

  旋转活动:坐转转椅、抛豆袋;

  平衡活动:坐T字椅钓鱼、踩高跷。

  【问号】

  哪些原因造成前庭觉发展不足

  1.怀孕期间孕妇活动量不足,饮食不当(尤其是抽烟或喝酒,造成脐带收缩,影响脐带对营养的输送)或长期频繁的负面情绪; 

  2.婴幼儿时期摇抱不足、俯趴抬头不足或爬行不足;

  3.家长过度限制幼儿做各种动作,导致幼儿钻、爬、跑、跳或攀爬不足;

  4.家长过早要求幼儿从事过量的知识学习或读、写、算活动;

  5.家长无暇或没有精力陪伴幼儿游戏,长时间让幼儿看电视;

  6.家中活动空间不足或不安全,过早并且长时间让幼儿坐学步车或坐在婴儿车中。

  【建议】

  即使心情不好也要乐观豁达

  不仅要爱孩子还要爱得有方法

  想要孩子好

  家长先做好

  除了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训练,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婴幼儿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内化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到乐观豁达,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爱意表达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对婴儿的爱可以外露,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和保护。对两三岁的孩子则应爱意不外露,对他既平等严肃,又呵护有加,这样孩子才能快乐、自信、开朗,而且独立性强。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对合理要求的选择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心情轻松愉快,言语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同父母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012年电视剧全集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4 19: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