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触电插座的插孔里有一个“隔离保护门”,要同时用力插入两个插孔才能推开。 求知欲强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不停地东碰碰西摸摸,尤其是插座,家长越是叮嘱不要碰,孩子反而越发好奇。
今年9月,南京一位金女士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到咖啡馆就餐,可就在她转身的间隙,儿子手指摸到地板上的插座,当即被电击穿一个洞。医生检查发现,除了手指受伤外,孩子的心肌酶高于常人一倍,如果一直居高不下,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等疾病。
现在市面上虽然有一些插座安装有简易插孔保护门,但只要轻轻一捅就可以打开,形同虚设;另外有一些通用的塑料插孔可以遮盖插座,但这类产品很容易拔下,甚至有被儿童吞咽的危险。如何防范孩童触电?有不少商家推荐“儿童防触电插座”,比普通插座贵10元左右,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口说无凭,实验为证!
儿童防触电插座暗藏“保护门”
连1毫米的细铁丝都伸不进去
《好奇实验室》随机购买了一款某品牌“儿童防触电插座”,和普通插座做个对比——
实验员准备了两个冷焰火,把其中一个冷焰火的两根金属线插入普通插座,冷焰火瞬间绽放。这说明,如果孩子用一根细铁丝戳进插座,很容易触电。
而把另一个冷焰火的金属线插进“儿童防触电插座”,只能伸进半截,而且冷焰火一点反应都没有,插座与冷焰火之间并没有通电。为了证实这个“儿童防触电插座”的质量是好的,实验员把小灯泡插上后,果不其然,灯泡亮了。
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公牛集团主任工程师朱俊杰帮忙拆开了一个“儿童防触电插座”,他说,儿童防触电插座内部有个“隔离保护门”,其实就是两个挡片,它们是紧闭的,只有当我们在正常使用电器的时候,电器插头在一定力的作用下,“隔离保护门”才会被捅开。冷焰火的金属线比较软,没有一定力道的话,是打不开这个保护装置的。
“另外,它还有一个防护功能——单级无法插入,也就是说用刀片、铁丝等捅一个插孔是捅不进去的,只有同时插入两边插孔,才能顺利打开这个保护门。”公牛集团主任工程师朱俊杰说。
可能有人会担心“隔离保护门”会有间隙,孩子拿刀片等这样的细小物件去捅插座孔,会引发触电。
其实国标对儿童防触电插座有一个“探针”测试。实验员用直径1毫米细铁丝来模拟刀片,往插座里头伸,结果,细小的铁丝并没有伸进“隔离保护门”里,这说明,儿童防触电插座两个挡片之间的缝隙是很小的。
极限测试:“保护门”抗压能力
相当于30斤大米重量
熊孩子的想象力和破坏力都是无穷的,儿童防触电插座“隔离保护门”的抗压极限有多少?
《好奇实验室》再度实测。
按照国标检测方法,把插座插头接在一个“报警器”上,然后用一个探头插入插孔,再在探头上加砝码。当“隔离保护门”被探头戳开之后,“报警器”就会报警,此时表示插座已经被暴力破坏、通电。国标要求,如果在1分钟时间内,“隔离保护门”能承受住75牛的力,就说明是合格品。
实验开始,实验员慢慢放下砝码,当力达到78.5牛的时候,等待了1分钟,报警器都没有报警,说明我们实验的这个儿童防触电插座在抗压上,已经超过了合格品的标准。
当力陆续加大到143.7牛时,“嘀”一道长声,报警器响了,插座的“隔离保护门”被强制打开。不过,143.7牛的力相当于一袋30斤大米的重量,对于大多数12周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去破坏插座的。
实验看来,装有“隔离保护门”的儿童防触电插座还是靠谱的。
《好奇实验室》调查发现,因为成本增加不高,保护门技术已经逐渐开始普及。电气设备国标规定,安装高度在1.8米以下的插座,应当采用有保护门设置的安全插座。但公牛集团主任工程师朱俊杰也提醒:带保护门的插座如果使用劣质材料,保护门的弹力达不到要求,也存在触电的危险。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零部件事业部一位负责人说,在新技术方面,一种更安全、更节能的“智能安全插座”已经设计出来了,是未来插座发展趋势。这种智能安全插座在通电情况下,所有插孔都处于无电状态,它能自动识别插入物,只有当标准插头插入时才供电,插头插拔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减少了火灾隐患;而且还能自动检测电器工作状态,电器不工作时也会自动断电,消除待机能耗,节能环保。
|
GMT+8, 2025-7-4 20:29